文景之治积累财富
汉朝建国,承接的是秦末兴作繁多而财力匮乏的疲困社会,就连天子都不能配备四匹同样毛色的马拉车,将相有的只能坐牛车,平民没有积蓄。天下平定之后,汉高祖刘邦就命令商人不许穿丝织的衣服,不许坐华贵的车子,并且加重征收他们的租税,用这些办法来控制和羞辱商人。
汉孝惠帝刘盈和汉太后吕雉在位时,因为天下刚刚平定,又放松了限制商人的律令;但是商人的子孙,仍然不允许做官为吏。朝廷计算官吏俸禄和官府各项费用的总额,据此向民众征收赋税。而且自天子到封君的汤沐邑,都把山川、园池、市井商业税收作为各自费用的来源,不向朝廷领取经费。经由陆路、水路运输到京师,供给各官府使用的来自于崤山以东地区的粮食,每年只有数十万石。
接着,是汉文帝、汉景帝先后治理国家,清静廉正,谨慎俭朴,安养天下民众,七十多年之间,国家无事,如果不发生旱涝灾害,民众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家足用。城乡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府库中贮存了剩余的物质;京城国库中的钱累积至亿,串钱的绳子都已朽,无法清点数目;京城粮仓中的陈旧粟米一层盖一层,装满太仓而流出仓外,只好在外面堆积着,以至于腐烂而不能食用。
民众居住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马匹,在田野间的马匹更是成群结队,骑母马的人要受到排斥而不能与人聚会。把守里巷大门的吃的是白米好肉;做官的人长期任职,可在任期内把子孙抚养成人,有的则把官名作为自己的姓。
所以,人人自爱而不愿触犯法律,以行义为先而避免羞辱。在这个时期,法网稀疏,民众富足,有人依凭钱财骄横不法,以至于兼并土地的豪强之辈,在乡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享有封地的宗室、贵族、公卿、大夫及以下官员,互相比赛谁更奢侈,房屋、车辆、衣服都不顾地位名分地僭越于上,没有限度。
事物发展到鼎盛就会走向衰败,这本是变化的规律。从此之后,汉孝武帝对内穷奢极侈,对外攻打夷狄各族,天下萧条,财富全都耗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