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向汉武帝介绍西域风土民情
---
     当初,张骞从月氏回到汉朝后,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西域各国的风土民情,说:“大宛在我国正西方约一万里的地方。当地人定居,耕种田地,多产好马,马汗像血一样红;有城郭、房屋,与中原相同。
大宛东北为乌孙,它的东面为于阗。于阗以西,河水都向西流入西海;以东的河水则向东流入盐泽。盐泽一带河流在地下流淌,成为暗河,往南就是黄河源头。盐泽距长安约五千里。匈奴的西界在盐泽东面,直到陇西长城,南面与羌人部落接壤,将我国通往西域的道路隔断。
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都是游牧国家,随牲畜逐水草而居,风俗与匈奴一样,大夏在大宛西南方,其风俗与大宛相同。我在大夏时,曾见到我国邛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的布,我问他们:‘这东西是从哪里得来的?’大夏人说:‘是我国商人去身毒国买来的。’
身毒在大夏东南几千里之外,习俗是定居,与大夏一样。据我估计,既然大夏在我国西南一万两千里外的地方,而身毒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外,且有我国蜀地的东西,说明身毒距蜀地不太远。如今我国出使大夏如取道羌人地区,道路险恶,羌人又厌恶;如从稍北一些的地区走,便会落入匈奴人手中;而通过蜀地,应当是直路,又没有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