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使者通西域

---

博望侯张骞因出使西域而获得尊贵的地位之后,他的部下争相上书朝廷,陈说外国的奇异之事和利害关系,要求出使。汉武帝因西域道路极为遥远,一般人不愿前往,所以听从所请,赐给符节,准许招募官吏百姓,不问出身,为他们治装,配备人员后派出,以扩大出使的人员途径。

这些人返回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偷盗礼品财物或违背朝廷旨意的现象。汉武帝因他们熟习出使之事,所以治以重罪,以激怒他们,让他们立功赎罪,再次请求出使。这些人反复出使外国,而对犯法之事看得很轻。

使臣的随从官吏和士兵也每每盛赞外国事物,会说的被赐予正使符节,不大会说的就封为副使。因此,很多浮夸而无品行的人都争相效法。·······这些出使外国的人都是贫家子弟,他们将所带的国家财物据为私有,打算贱卖后私吞利益。西域各国也厌恶每个汉使所说之事轻重不一,估计汉朝军队路远难至,就拒绝为汉使提供食物,给他们制造困难。

汉使在缺乏粮食供应的情况下,常常积怨,甚至和各国相互攻击。楼兰、车师两个小国,地处汉朝通往西域的通道上,攻击汉使王恢等尤其厉害,匈奴军队也时常阻拦袭击汉使。使臣们争相报告朝廷,说西域各国都有城镇,兵力单弱,容易攻击。

于是,汉武帝派浮沮将军公孙贺率领骑兵一万五千人从九原出塞两千多里,至浮沮井而还;又派匈河将军赵破奴率领骑兵一万多人从令居出塞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目的是驱逐匈奴,让汉使不受阻拦,但没有遇到一个匈奴人。于是,分割武威、酒泉二郡土地,增设张掖、敦煌二郡,迁移内地民众充实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