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危言耸听游说秦王排斥太后及四贵权力
---
秦国夺取了魏国的邢丘邑。范雎一天比一天亲近秦王,掌握政事,便趁势找了个恰当的机会向秦昭襄王进言说:“臣在崤山以东时,听到齐国有孟尝君,没听说有齐王;听到秦国有太后、穰侯,没听说有秦王。
掌控国家大权的称为王,能够决定国家利与害的称为王,掌握杀生大权的称为王。现今太后专擅国事不顾念君王,穰侯出使也不报告君王,华阳君、泾阳君拿主意,做决断,毫无忌讳,高陵君进出朝廷不请示,有这四位权贵在朝,国家不危险是不可能的。在这四位权贵的专权下,这就是臣所说的没有秦王啊。
穰侯凭借大王的崇高地位派遣使者,对诸侯进行控制,对天下进行制符封赏,征讨敌国,没有谁敢不听从的。战争攻取有收获,利益就归陶邑;战事失利了,百姓怨恨,这祸害便转嫁给国家。我还听说这样的事,树木的果实太多会压断树枝,压断树枝就伤害树干;封地的都邑大了就会危害国家,大臣的地位高了就会使君主卑下。
淖齿掌管齐国的大权,用箭射齐泯王的大腿,抽齐泯王的筋,还把齐泯王悬吊在庙堂的梁上,折磨一夜直到死。李兑掌管赵国的大权,把主父囚禁在沙丘宫里,一百天后活活被饿死。臣现今观察四位权贵的专权程度,他们活像淖齿、李兑一类的人啊。
夏、商、周三代亡国的原因,是国君把政权交给臣下,自己纵酒、射猎;而所宠信授权的人嫉贤妒能,控制臣下,蒙蔽君上,一心图谋私利,完全不为君主打算,而君主又不觉悟,所以便丧失了国家。
现今从领有俸禄的最低级官吏直至各大官吏,甚至大王你身边的侍从,没有不是相国的人。看到大王在朝廷上孤零零的,臣私下里为大王忧虑,恐怕大王万世之后,拥有秦国的已经不是大王你的子孙了!“
秦昭襄王认为范雎说得对,于是废掉太后,驱逐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到关外去,任用范雎为丞相,封他为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