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方面军长征

1935年11月4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在桑植县刘家坪召开会议,讨论新形势下的战略方针问题。会议认为,红二、红六军团目前已经完成牵制国民党军、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任务。会议决定,转移到湘黔边广大地区,争取在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石阡、镇远、黄平一带相机建立新的根据地。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桑植刘家坪的千田坝和瑞塔铺的枫树塔举行誓师大会。当日晚,红二、红六军团1.7万余人告别他们经过艰苦斗争创建的湘鄂川黔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碑名由时任红六军团政委王震题写

为坚持湘鄂川黔地区的革命斗争,红二、红六军团留下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在龙山、桑植、永顺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担负掩护主力转移和配合地方秘密党组织开展工作、坚持斗争的任务。同时规定,若环境不利于继续坚持斗争,第十八师可向黔东转移,与主力会合。

1935年11月21日,萧克率领红六军团经中湖,进入金鞭溪,然后插新桥、黄家铺,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挥师强渡澧水,走上了长征之路。红二、红六军团以红十七师作为先头部队,红四十九团作为先头团。红军经过激烈战斗强渡澧水、沅水。11月27日,贺龙率红四师攻占辰溪县城。红五师第十三团则沿沅水直上,攻占浦市。12月1日,贺龙率红四师、红五师撤离辰溪,于2日抵达溆浦县城。红六军团渡过沅水后,东渡资水。11月28日,红六军团占领新化县城。

红军抢渡澧水战斗遗址

红二、六军团南下湘中后,敌樊崧甫、李觉、陶广、郭汝栋、汤恩伯等部纷纷向湘中扑来,试图将红军主力限制在溆浦一带的狭小地区,然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将红军消灭于沅水、资水之间。针对敌人的意图,湘鄂川黔军委分会认为红二、红六军团挺进湘中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决定退出湘中,向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

1936年1月4日,湘鄂川黔军委分会在龙溪口开会,决定抓住敌章亮基部孤军突前之机,组织便水战斗,消灭这股敌人。1月5日,战斗打响,但由于红军兵力不够集中,打成了消耗战,敌我双方伤亡都在千人以上。红军在1月6日黄昏撤出战斗。便水战斗后,红二、红六军团于1月9日至12日先后从容转移,进占贵州江口、石阡城。至此,红二、红六军团顺利完成向黔东石阡、镇远、黄平地区的转移,实现战略转移的第一阶段目标。

便水战斗红军挖的战壕

原先奉命留守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十八师,也突破重重包围,于1936年1月9日到达江口,随后同红六军团主力会合。193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红十八师3000余人在根据地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艰苦斗争,吸引近十万敌军,为主力南下湘中创造了条件。他们按照指示,于12月16日突围,转战湘西北、鄂西南、川东、黔东等地,经过连续25天长途跋涉,冲破敌人多次堵截,最后会师仅剩600余人赶到江口,归还红六军团建制。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湘鄂川黔军委分会于1月19日在石阡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会议经分析后认为,石阡、江口一带人烟稀少,粮秣匮乏,红军处于狭小的地区,不利于开展运动战。会议决定,放弃原定在湘黔边建立根据地计划,红二、红六军团继续西进,到乌江以西、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在贵州西部的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

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1936年1月20日,红二、红六军团从石阡地区出发,24日攻克瓮安、26日占领平越(今福泉)后,在马场坪以北击破敌人的拦截,而后于28日折转向西,攻取龙里县的洗马河,前锋直指贵阳。红军没去打贵阳,却从容进抵乌江上游的鸭池河边。由于敌军回防贵阳,此地防守空虚,红军顺利渡过了鸭池河天险。渡过鸭池河后,红二、红六军团于2月3日攻占黔西县城,2月6日占领大定县城。至此,红军顺利实现占领黔西、大定、毕节的计划,完成战略转移的第二步任务----由黔东到黔西。

鸭池河渡口旧址

2月5日,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在黔西县城召开会议,讨论以后战略方针问题。会议决定继续留在长江以南活动,立即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创建川滇黔新苏区。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和中共川滇黔省委。中共川滇黔省委由任弼时任书记,委员有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夏曦、李达、甘泗淇。

红军进入黔、大、毕后,敌人又作出新的“追剿”部署,调集中央军及川、滇、黔军各部,企图将红军包围消灭。1936年2月6日,贺龙、萧克率红四、红六、红十七师由黔西出发迎敌。2月10日,红十七师攻打鼓新场,向大岭坡守敌发起进攻。守敌预先有准备,红十七师猛攻不下,部队伤亡严重。第十七师师长吴正卿不幸牺牲。2月14日,敌万耀煌部占领黔西县城;2月18日,占领大定,威胁毕节。2月25日,军分会在毕节召开会议,决定主动退出毕节,暂向安顺地区转移,伺机再向湘黔边转移。

红二、六军团部分干部在长征途中于贵州省大定县城合影

1936年3月4日,红二、红六军团在向安顺转移途中发现,红军南进道路已被国民党军截断,往西又有滇军孙渡纵队堵击,红二、红六军团于是进入了乌蒙山区。在乌蒙山区,红军一会向东,一会向西,搞得敌人晕头转向。红军在大回旋的运动战中,先后进行以则河、得章坝、虎头山等重要战斗,最终取得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的胜利,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红二、红六军团在乌蒙山区的回旋战历时近一个月,转战上千余里。

乌蒙磅礴

红二、红六军团进占盘县、亦资孔地区后,基本扭转了自战略转移以来的被动局面。军团领导决定在盘县、兴义等滇黔边地区创建根据地。然而,1936年3月23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副主席张国焘发来电报,提出红二、红六军团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要求。红二、红六军团毅然作出放弃在盘县一带建立滇黔边根据地的计划,立即执行抢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的方针。

红军占领云南鹤庆后,正当国民党军队判断红军是要从鹤庆东北面的梓里铁索桥过金沙江时,红二、红六军团出其不意向北往丽江进军,红军选择在此地渡过金沙江。1936年4月25日,红四师首先抵达丽江西北约50公里处的石鼓镇,其后,红二、红六军团陆续赶到石鼓会合,准备渡江。从石鼓镇居高临下望去,金沙江奔腾咆哮着从西北向东南直泻而下,迎头撞上海罗山后又向东北急转,回流200里,呈现出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金沙江大拐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湾”之称,位于川滇藏三省交界。

石鼓--万里长江第一湾

在当地各族群众的帮助下,红军18000多人仅以七只木船、十几只木筏,经过四天三夜,从木瓜寨、木取独、士可、格子渡、余化达几个渡口全部顺利渡过金沙江。当孙渡的滇军赶到石鼓镇时,红军早已不见踪影。至此,蒋介石、龙云妄图围歼红军于云南境内金沙江边的计划彻底失败。红二、红六军团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红二、红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沿着玉龙雪山西麓向前行进。1936年4月29日,红四师前卫第十二团开始翻越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第一座雪山---海拔5300米的雅哈雪山。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难攀登,红四师翻过雪山,进入中甸县城,随后,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红五师、红六师也先后于5月1日、3日翻越雪山,到达中甸县城和附近区域。稍后,红六军团也陆续到达。

红军过雪山油画

红二、红六军团从中甸出发后,分两路北进。1936年5月10日-6月19日,红二军团先后进占西康得荣(今属四川)、巴安(今属四川巴塘)、白玉(今属四川)县城,随后向甘孜进发。5月12日-22日,红六军团先后进占西康定乡(今四川乡城)、稻城(今属四川)县城,随后向理化进发,分别去会合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

1936年6月3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第十六师进抵理化以南的甲洼,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胜利会师。6月22日,红六军团到达甘孜县的普玉龙,与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会合。6月30日,红二军团直属机关和红四师也到达甘孜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当地驻军会合。7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齐集甘孜附近的甘海子,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甘孜红军会师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