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不顾严重的民族危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从1931年5月开始积极筹划和准备第五次大“围剿”。南京政府撤销了赣粤闽辖区“剿匪”司令部,在南昌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负责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大“围剿”。
蒋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大“围剿”的指导方针:以歼灭赣南匪军主力及流窜于闽西、鄂南、赣西北、浙赣闽边区匪军为目的,区分为北路、西路、南路军及浙赣闽边区。以北路军为进剿之主力,其具体部署如下: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前敌总指挥蒋鼎文,指挥第一路军(由顾祝同兼任总指挥),下辖4个师又2个旅;蒋鼎文第二路军,下辖6个师;陈诚第三路军,下辖18个师又1个旅,担任此次“围剿”的主力军,依托碉堡向广昌方向,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11个师,阻止中央红军向南发展,并配合北路军向广昌进攻。西路军总司令何键,指挥9个师又3个旅,负责“围剿”湘赣和湘赣鄂两苏区,并阻止中央红军向西发展。国民党军进攻中央苏区的总兵力达到50万人。1933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开始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大“围剿”。
当时的中央苏区已经连续四次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扩大了根据地,壮大了红军力量,中央红军已增加到10万人,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反“围剿”经验。但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蹂躏一寸土地”的错误方针,由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实际上掌握了中革军委的领导权,实行军事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
9月25日,国民党军北路军3个师由南城、硝石向黎川发动进攻,并于28日占领黎川,揭开了第五次大“围剿”的序幕。中革军委仓促命令当时正在外线作战的红三军团,由福建将乐、顺昌地区北上迎敌,恢复黎川。10月7日,红三军团在洵口与敌军发生遭遇战,消灭敌赵观涛第六师1个旅,俘虏旅长葛钟山;随后奉命进攻黎川以北之硝石。
硝石处于国民党军黎川、南丰、南城三个据点之间,有重兵把守。9日至13日,红军连攻不克,伤亡1000多人,被迫撤出战斗。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三路军为了确保黎川并维护硝石与黎川之间的交通,调集7个师的兵力进驻硝、黎之间的资溪桥地区。22日,红军对资溪桥发起攻击,连攻4天,未能奏效,各部队均遭受相当伤亡。
11月17日,陈诚调动5个师的兵力,向驻守大雄关、云盖山阵地的红一军团发起猛烈进攻,红军顽强作战,但终因伤亡过大,被迫放弃阵地,向苏区转移。12月15日,红三军团在闽赣边界德胜关与敌军激战,双方都遭受重大伤亡,红军退守建宁苏区。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红军辗转于敌军主力和堡垒之间,完全陷于被动境地,只得停止进攻,撤回苏区,转入防御作战。
在苏区周围,国民党军建立起大量的碉堡和封锁线。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由军事冒险主义转变为军事保守主义,从1933年12月中旬起,转而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要求红军进行阵地防御,“以碉堡对碉堡”,处处设防,节节彷徨,企图以此“迟滞敌人的进攻,削弱其力量”。红一方面军总部进驻建宁,红一、五军团防守南丰西北,红三、七军团防守黎川东南的铜埠、泰宁、建宁、广昌一线。
正在此时,驻福建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宣布反蒋抗日。蒋介石被迫从“围剿”苏区的部队中抽调9个师,去福建“讨伐”第十九路军。此时毛泽东提出红军主力乘此机会,“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但临时中央拒不采纳,使红军丧失了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
1934年1月下旬,蒋介石在镇压第十九路军之后,将进入福建的部队组成东路军,以蒋鼎文为总司令,协同其北路军、南路军、西路军,以东西南北四面合围的态势,重新开始进攻中央苏区。从1月下旬至3月下旬,红军在北线和东线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阵地防御战。在北线,红军为了阻止陈诚第三路军向建宁推进,分别在黎川以南横村,在建宁以北之邱家隘,在鸡公山、南丰西南等地进行了阵地反击战。在东线,为了阻止蒋光鼐东路军的进攻,红军在沙县、将乐、泰宁一线进行了阵地防御战。在上述战斗中,红军均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仍未能阻止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推进。
4月上旬,北线陈诚第三路军集中11个师向苏区重镇广昌发起进攻,企图打开中央苏区的北大门。中共临时中央不顾红军的实际情况,调集红一、三、五、九军团9个师的兵力死守广昌,在广昌及其以北与敌人死拼硬打。广昌保卫战历时18天,最后以失利而告终。红军伤亡5500余人,占参战部队的五分之一,是红军有史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4月下旬,红军又进行了建宁保卫战,经20多天奋战,5月16日,国民党军占领建宁。
占领广昌后,国民党军调整部署,分兵6路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逼近。7月上旬,各路国民党军发起全面进攻。此时,中共临时中央不是采取措施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而是提出了“六路分兵”、“全线防御”的错误方针,要求红军继续采取消极防御,同敌人拼实力拼消耗。以红三军团防御进攻兴国之敌,红五军团抵御进攻宁都之敌,红一、红九军团阻止进攻长汀之敌。
从8月初开始,红军在宁都、石城以北的大寨脑、高虎脑、万年亭、驿前和建宁东南的邱家堡、洛阳堡、新桥等地,与进攻的国民党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烈攻防战。其中以高虎脑、万年亭战斗最为激烈。红军在当地修筑了5道防御阵地,击退了敌军多次集团冲锋,但红军也伤亡2300余人,红五师师长李天佑身负重伤。战至28日,红军不得不放弃驿前以北全部阵地。
9月下旬至10月初,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此时中央苏区日益缩小,仅存瑞金、会昌、雩都、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县狭小地区,中央红军也由10万人减至8万人。中共临时中央遂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命令红一、三、五、八、九军团立即向瑞金、雩都、会昌地区集中。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从瑞金出发,向湘西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项英、陈毅领导地方红军1.7万余人,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至此,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利。11月10日,国民党军占领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同日,南京政府宣布第五次“围剿”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