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重走红军长征路之二十一
彝海结盟
进军冕宁
冕宁县地处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建立了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捐军,在这里朱德总司令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了“长征”概念,也是在这里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
红军长征过冕宁
中央红军于5月14日决定放弃对会理城的围攻,以主力沿会理至西昌大道北进,绕过西昌,向大渡河前进,计划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合。5月20日21时,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中央红军北上先遣队,开始向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域前进,于21日进入冕宁。
当时的冕宁
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冕宁大、小凉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民对汉人非常猜忌和敌视,他们特别反对“官兵”入境。政府军通过彝区时,必须大队人马才行,否则必被缴械。红军要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尽快通过彝民区,绝非一件易事。

5月22日,决定成立由陈野苹为主席的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扩红活动,并释放了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关押在县衙里的彝族群众数百人。然而,要通过彝族区北上却并非易事。
昔日彝海村
彝族人使用的武器
彝海结盟
当时,红军所过彝区两个较大的家支---“沽基家支”和“罗洪家支”正在械斗,小叶丹便是“沽基”家的首领。“沽基”家想与红军结盟,借红军的力量打败“罗洪”家。红军当然不会介入他们的争斗。红军工作队负责人立即与小叶丹的四步对话,告诉他,红军刘司令亲率大批人马路过此时,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小叶丹的四步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欣然同意。
小叶丹
谈判顺利成功了。接着,结盟仪式在横断山脉一个山谷间附近的一个海子边上举行。结盟仪式非常简单,在两碗清清的湖水里滴上几点鲜红的鸡血,二人并排虔诚地跪下,刘伯承高高地端起大碗,大声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说罢,把鸡血水一饮而尽。就这样,成就了彝海结盟这段后世传颂的佳话。
刘伯承与小叶丹
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处
在结盟仪式上,刘伯承还代表红军授予小叶丹一面书写“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正式成立了红军彝民支队。结盟仪式结束后,小叶丹表示愿意护送红军过彝区。第二天,在小叶丹及其四叔的亲自护送下,红军进入彝境。在小叶丹家支的护送下,先遣队顺利通过了彝区。

红军离开后,红军彝民支队遭到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的伏击,小叶丹牺牲,时年49岁。对小叶丹的被害,刘伯承并不知道。在四川解放后,曾以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身份下令,务必尽快找到小叶丹,他接到重庆来,因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的职位。但却得到了小叶丹于1942年牺牲的消息。
解放后小叶丹的夫人,将这旗帜捐献给了政府
彝海结盟景区
彝海结盟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拖乌区(原拖乌乡),距县城28公里。这里现在成了著名的红色景点。在景点入口处,修建了彝寨新颜景点,到彝海结盟必须先到此处购票。
彝寨新颜
购票并检票后,再行驶几公里盘山道就可到达彝海结盟遗址。从彝海沿着步道往上走,小广场正对着彝海结盟纪念碑。跟着爬上楼梯,纪念碑旁边有一个用铁栅栏围住的草坪,这里是刘伯承元帅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举行结盟仪式的地方;草坪上有3块石头,这3块石头是结盟石,据说刘伯承、小叶丹等人当年正是坐在这几块石头上谈话的。
彝海
彝海结盟纪念碑
结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