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重走红军长征路之二十二
红军飞越大渡河
安顺场强渡
70年前,当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领袖之一石达开因受猜疑,愤然出走。他率领20多万太平军,正是在大渡河边陷入清军和当地土司武装的包围之中,最后全军覆灭。蒋介石也盯住了横在红军前方的这条大渡河。红军前面是天险大渡河,后面是国民党几十万追兵,与当年石达开遭遇的险境何其相似。蒋介石叫嚣:“让朱毛做第二个石达开!”
石达开塑像
中央红军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后,继续向大渡河挺进。红军先遣队经过一天一夜的冒雨急行军,于1935年5月24日逼近了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安顺场紧濒大渡河西岸,是大渡河中游河床急转的地方,两边都是几十里的高山陡壁,渡口就在这样的深沟里。就在这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北渡未成,全军覆没。

如今,红军也是面临着前有汹涌的大渡河,后有凶猛的追兵的危险状况。而同石达开相比,红军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时,大渡河已经进入了洪水期,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更加难以跨越。
汹涌的大渡河
中央红军攻占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歼灭守军两个连,控制了安顺场渡口,并想方设法搞到了一只小船。红军第1团第2连的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冒着守军的猛烈火力,战胜大渡河的激流骇浪,利用这只小船强渡成功,击溃东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头阵地。

红军追歼逃敌途中,在下游获得了另一只木船,在河边又打捞起一只沉船。红军有了3只船,渡河速度更快。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把红一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渡过了大渡河。
当年红军大渡河登岸点
强渡大渡河勇士与斯诺合影
安顺场红军雕像
抢夺泸定桥
由于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需要将近一个钟头,要使几万人马全部摆渡过河,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而这时,敌人的尾追部队已向大渡河袭来,如果中央红军不能迅速全部越过大渡河,就有被分割在大渡河两岸遭敌歼灭的危险。

因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研究决定,已渡河的红1师和军委干部团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沿河东岸赶向泸定桥;由林彪率红2师、红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五军团,从河西岸赶向泸定桥。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定桥。沿西岸前进的先头部队红4团,以惊人的速度赶完了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320里山路,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
安顺场研究决策
大渡河两岸崎岖山路
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38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部分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和来不及拆除的几条木板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紧张的准备,红4团于当日16时发起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在该团的火力掩护下,由第2连的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了东岸桥头堡,控制了泸定桥。
大渡河桥横铁索寒
红军抢渡铁索桥画面
红军后续部队紧跟过河,歼灭守军大部,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东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
泸定桥遗址
抢夺沪定桥遗址由铁索桥、东西桥头石碑、飞夺沪定桥纪念馆、22位勇士纪念碑等组成。铁索桥上游人络绎不绝,在上面行走还是有些心惊的,最好的办法是使用眼睛余光,而尽量避免直接看向急流。
行走在泸定桥上
泸定桥的13根铁索链中,其9根底索用以铺木板做桥面,两边各有2根是护索。这13根铁索链自建桥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上共计有1万多个铁环相扣。当年红军突击队冲过铁索桥时,由于川军在拆除桥板时的疏忽,桥板并未完全拆除,仍有部分桥板可依托。红军在铁索桥上冲锋的画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红军在铁索桥上冲锋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于2005年进行了重建。纪念馆的外观造型独特,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与纪念碑公园大门及纪念碑形成了一条延伸的红色文化浏览中轴线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园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