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重走红军长征路之五
广东仁化城口、湖南汝城---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突破粤军第一道封锁线后,蒋介石电令广东的陈济棠和湖南的何健火速派兵,在湘粤边境组成从桂东、汝城至仁化的第二道封锁线,布防在湖南桂东--湖南汝城--广东仁化城口之间200余里战线上。10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弄清红军意图之际,沿赣粤和湘粤边界,迅速向湖南的汝城和广东边境的城口方向前进。
中央红军西进湘南
湖南汝城旧照
广东仁化城口旧照

11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监视汝城之敌,主力分三路纵队,由汝城、城口之间通过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至8日,中央红军通过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域。

中革军委关于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命令
铜鼓岭战斗
11月4日,红军各路部队均推进到湖南汝城至广东城口一线。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奇袭占领城口镇后,六团一部在城口镇铜鼓岭(位于厚坑村南面)与先期占领铜鼓岭的敌粤军独立警卫旅彭智芳第三团相遇。敌依仗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和火力优势,在密集火力掩护下,跨出工事向红军阵地扑杀过来。红六团沉着应战,待敌人冲至阵前再跃起冲杀,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
铜鼓岭战斗红军烈士纪念碑园
战斗持续了两天,红军虽然牺牲100多名指战员,但阻击了从广州增援的敌军,保障了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顺利通过城口。铜鼓岭距离北面的城口镇约15km,此地立有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是2008年由中共仁化县委员会、仁化县人民政府重修的,以悼念长征途中在铜鼓岭战役中牺牲的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先烈们。
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
铜鼓岭上敌军居高临下的阻击阵地
青石寨战场
湖南汝城也是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之地。1934年11月11日,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湖南汝城延寿与粤军激战,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掩护主力红军顺利通过。青石寨阻击战极为惨烈,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有上百人。
青石寨战场
战斗结束后,当地瑶民自发把红军英烈的遗体掩埋在延寿官亨村河畔,并立下了一块石刻的红军墓碑。为纪念延寿青石寨阻击战的重要历史作用,1996年市拨专款在青石寨旁修建了“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
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园
红军洞、露营地及借据
位于汝城县延寿乡留富、留观两村交界处的留富岩,岩洞长约1000米,洞中溪水潺潺,石笋林立,乱石突兀,形态各异,当年红军为了不惊扰百姓就在岩洞中宿营休整。
红军洞
1934年11月2日至7日,中央红军各路部队在城口行军作战六天,总指挥部设在广州会馆(即现在的城口镇中心小学),部队就在城口的街道宿营,当时的河边街、正龙街的街巷屋檐下都睡满了红军。
广东仁化城口红军长征露宿地

1934年冬,中央红军红三军团经过湖南汝城县延寿乡官亨村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不少村民转移到山上,红三军团在缺少粮草供给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延寿乡官离村村民胡四德筹集稻谷和肉类食品,并留下借据,上书:“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百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百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落款是“叶祖令“。叶祖令时任三军团司务长。

这张借据在1996年春由胡四德的后人在老房子里发现。次年5月,汝城县政府按原价折款向胡四德的唯一继承人胡运海归还1.5万元人民币。

50年后偿还的借据
延寿乡官离村红军借据发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