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秦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让今人津津乐道的汉唐盛世,更是黄土高原的巅峰之作。全球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不曾断绝的一个。是什么“文化基因”,赋予它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呢?黄土高原绘出了答案。
周创“宗法”:开农耕文明的篇章,创宗法制为中国奠基
说起陕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历史,很多人能够脱口而出---周、秦、汉、唐。恰恰是这四大王朝,或开创、或改革、或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性的制度,它们构成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首先是应农耕经济而产生的宗法制。
经过前几代的迁徙之后,一直偏居夏、商边陲的周部落,来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并最终在这里开启了周王朝的篇章。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是宗法制的创始人。《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制礼作乐---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秩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
首先是嫡长子继承制。商王朝之所以灭亡,除了自身腐败,还跟它的兄终弟及继承制不无关系,这常常因为兄弟争王位而造成社会动乱。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父权制演化而来,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朝的威严。
从空间上看,周天子及其继承者是天下的共主;从谱系看,他是天下的大宗。贵族阶层,又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各个阶层内部,又有大宗、小宗之分。这就形成了森严、稳定的宗法体系。
在政治制度上,与之相适应的是分封制,即所谓的封建制。周王室分封同姓子弟亲属到各地建立“国家”,这里的国是诸侯国,以血缘纽带联系,作为保护天子的屏障。从上到下,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越分越细。从下到上,士卿大夫、诸侯,各自管理经营所属地盘,下层逐级为上层服务。而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就是宗庙制度。
为了维护宗族团结,周天子确立宗庙祭祀制度,宗庙规模同样等级森严: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为一庙,具体生活方面皆有规制。如天子食用七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
秦推“郡县”:统文字、开郡县,影响后世两千年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老象形文字,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汉字雏形,或许就是陶寺朱书。这件出土于黄土高原东缘古老遗址中的残破陶质扁壶上,两侧有两个用朱砂书写的符号,多数专家认为其中一个是“文”,另一个符号被解释为“尧”。“文”“尧”连起来解释,可能是当时人们对尧帝的一种称颂。
中国有明确可考的历史,是从殷墟甲骨卜辞开始的。几乎与甲骨文同时代,还存在着另一种字体的汉字---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从金文开始,汉字走上了一条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善并美的发展之路。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汉字也随时局一起跌宕起伏,形体不一,标准十分混乱。秦始皇灭六国,将“书同文”提上重要工作日程。李斯等组成的文字标准研究小组,在原秦篆基础上创造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向全国推广。
在国家组织制度上,延续了近八百年的分封制,也早已不适应帝国时代。于是,秦人将战国时期就有的郡县制推广至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分为三级:中央—郡—县。 秦朝初期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八郡。郡县制让皇权帝制完成了“集中”,同时彻底废除了邦国、王国时代的世袭特权,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中国第一个强盛而长命的帝国王朝---汉,就是在沿袭秦王朝制度基础上,走向繁荣的。
汉扬“尊儒”:“独尊儒术”完成了思想文化大一统
在文化领域,秦延续了商鞅变法以来独尊法家的做法,将“创业时期”的政策用于和平时期,问题就来了:法家思想的特点是“严刑酷法”,这种做法惩治监犯、奖励农耕时很有效,但在文化领域就容易适得其反。这造成了被征服的六国,尤其是那些读书的人,名义上被征服了,内心却不服。老百姓则对严刑酷法怨声载道,六国地区更是一下子难以适应这种尺度,后来秦亡,与此脱不开干系。
除了“汉承秦制”,汉对秦制进行了反思,并找到了补救办法。与法家的严酷相比,儒家“仁”思想显然更适合教化广袤土地上的众生,符合了新时代的需求。经过了汉初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达到鼎盛,在董仲舒建议下,“独尊儒术”思想确立。西汉统治者高举儒学旗帜,确立“五经”为国家经典。读书人按照儒家思想去读书了,农民则按照“无为而治”的宽松制度去种地了。
从汉到清,中间虽有微调,但主流的官学一直是“经学”。农耕文明,也因此被视为是“儒家文明”。后来,魏晋兴起的玄学,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唐代有了儒释道三家并举的局面,宋代有了经世致用的理学---但是,无一例外,儒学始终都是国家的主要精神支柱。即便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尊儒的政策。
隋唐开“科举”设“六部”:中华思想文化于此定型
秦汉以来,中央政府的组织制度是“三公九卿”,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征辟察举”。不过,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学“五经”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种群体形成了“士族”。士族的壮大,逐渐取代军功和外戚集团。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形成了门阀----即名门望族,是做官入仕的门槛。而广大寒门子弟,是没有机会进入这个阶层的。因为门阀政治的影响,贵族官僚与底层的矛盾越来越大---汉末年到南北朝,中国再次陷入乱世。
皇帝要皇权独尊,于是就诞生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雏形。不过,这时候的“三省”跟三公纠缠一起,谁也无法取代谁。谁来完成最后的使命?隋唐。三公与三省有啥区别呢?三公: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这三者看似分工明确,其实是互相独立的,没有监督与互相监督。三省:中书省出台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三者是互相制衡的关系。
此前皇帝家务与国务不分的“九卿”,则被专门负责国家各项事务的“六部”取代,负责皇家事务的部门从行政机构中脱离出来,单独立项编制。这样一来,中央政府机构就比较纯粹了。中书省,大致相当于今国务院,其下设立六部:工部搞土木建设,刑部搞司法事务,兵部负责军事,礼部专司文化教育,户部管理财政,吏部负责文官人事。
政治制度搞定了,还要有与之适应的人才选拔制度。汉代形成了察举制度,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也是其中一种。这种方式,负责选才的是各级官员。这一制度其实就是“人选人”,标准十分主观,时间久了,常常选出一些庸才,有选才权力的官员也多有腐败。于是,隋朝就发明了考试,即科举取士制度。这是隋朝的发明,也是中国人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三省六部和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并被后世大多数王朝所沿用。科举、六部制度,一直延续到晚清,持续时间长达千余年。正是三省六部与科举制,串起了今人脱口而出的“唐宋元明清”。今天,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多用“部”,邻国日本中央政府部门多用“省”,足见这一制度的影响深远。
综上,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形成的宗族观念,周朝开创;郡县制度带来的疆域大一统局面,秦朝开创;尊儒观念形成的精神文化统一认同,汉朝开创;三省六部带来的政府行政制度框架,隋唐开创;开科考试形成的人才选择传统,隋唐开创。我们文明的几大重要“文化基因”,都是在黄土高原塑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