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干流河道的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但是在上游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段、孟津至武陟段,河道都有过较大幅度的摆动,但与下游河道频繁迁徒改移相比,影响的范围则显得微不足道了。
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将近3000年的时间内,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特别重大的改道可以归结为6次。河道摆动的范围,遍及整个黄淮平原,北抵海河,南到淮河,有时甚至波及淮河南岸的苏北地区。
在黄河干流上游,只有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两个河段摆动比较明显。这是由于黄河上游河道大多经过高山峡谷之中,河床稳定,不容易发生改变;而河水流出青铜峡进入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以后,地势豁然开阔,两岸坦荡无阻,河道平缓,流速也随之降低,泥沙很容易沉积下来,这样就很容易促使河道发生变化。
在银川平原河段,无论是黄河的干道,还是分引出来的支渠,河渠两岸的土质都相当疏松。每当汛期来临之际,河满渠溢,年深日久,两岸的土地屡遭冲刷,就出现了严重的崩塌现象。情况严重时,就会出现黄河主溜摆动或袭夺支渠而改徙河道的局面。因而,这一段河道在历史上经常出现干流东西移徙摆动的现象。
“灵州”的“消失”,是这一段河道变迁中最典型的一个事例。北魏时代的薄骨律镇,设在古黄河河心洲上,即今吴忠市利通区吴忠黄河大桥附近。薄骨律镇后来复旧名为灵洲,就是因为这块沙洲不管有多大洪水,从来没有被淹没过,它总是随着水势的消长而缩小或增大,仿佛有神灵护持一样。
可是到了唐代,灵州城已紧靠黄河东岸边,不再是河中沙洲。这说明沙洲已经与东边的河岸相连接,黄河的主溜向西移去。到了明代,情况重又发生逆转,黄河出青铜峡后,直趋而东。洪武十七年(1384),黄河直冲灵州城,墙倒城毁,不得已只好在旧城以北7华里之外重建新城。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黄河东岸又一次发生崩塌,河道再度东移,灵州城不得不再次迁走重建。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黄河又在这一带决口,河道大有进一步东移的趋势,幸亏当地官员张九德组织人力修筑石堤,用丁字坝挑流与顺坝护岸相结合的办法,使主溜回归故道,遏制住了东移的态势。
可是到了清顺治初年,河道又一次东移,直冲灵州城下,这次没再强行堵截,而是采取在河西岸挑沟挖渠的办法来分杀水势。结果这一回不但保住了灵州城,还把河道引向西徙。到了乾隆年间,已西去灵州城二三十华里。后来黄河又转而东侵,但很快就又向西摆动。至近代以来,才基本稳定在以现有河床为主道的范围内。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州改县,将灵州改为灵武县,属甘肃省宁夏道。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原灵武县辖吴忠堡改为吴忠市(县级)。灵武附近这一段河道位于银川平原的南部,平原中部和北部的河道也经常发生改变,而且北部的黄河河道至今仍在移动。
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东南约10华里处的黄河西岸,有个叫作省嵬的地方,这里东距黄河岸边8公里左右。历史文献记载,在西夏时期,这里建有一座省嵬城,在黄河东岸;但到了乾隆年间,省嵬城却由黄河东岸成为西岸。城址本身并没有迁移,这是黄河河道由西向东移徙很远所致。
惠农区南面的平罗县城也在黄河西岸,根据明清以及民国各个时期当地方志的记载,平罗县城与黄河岸的距离,明末时为15华里,近300年后的民国初年就变成了15公里,也说明这一段河道在清代曾大幅度东移。这种东移的趋势,直到今天仍在缓慢地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