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的河道变迁

黄河从宁夏流入内蒙古以后,在磴口县以上,河道比较稳定,古今没有明显变化,而流出磴口以后,因为进入了地势坦荡的河套平原,河道干流又经常发生变化。

黄河流经河套平原

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人在磴口附近发现了长达30余华里的古黄河堤岸。至1963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率领考察队在这里又发现了三条古河道的遗迹。在磴口东北面的黄河西岸,有个叫布隆淖的地方。由布隆淖向西,依次排列着三条南北向的古河道:第一道在布隆淖以西约5公里处,由此向西15公里为第二道,再向西10公里为第三道。这些遗迹反映出黄河河道在历史上曾不断向东移徙。而且直到目前为止,这一段黄河河道仍在继续东移,每年一到洪水季节,黄河东岸不断崩塌,西岸的滩地则相应地逐渐伸展。

在发现上述三条古河道的同时,还在最靠东侧的古河道东侧,即布隆淖的附近,发现了西汉朔方郡临戎县城遗址。根据6世纪以前的文献记载,古黄河流经西汉临戎县城以西,然后又向北流,再折而东去,到今乌梁素海一带又折向南流—这一段河道大致相当于今乌加河。当时将这段河道称为河水、大河,是黄河的主干道,而现在的黄河河道当时只是一条岔流。根据这两条河道的相对位置关系,人们称北面的黄河主干为北河,而把南面的岔流叫作南河。

西汉黄河古道示意图

到了清代初年,情况开始发生了转变。在康熙年间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黄河自磴口而北初分为东西两派,以东派为正流。两派汇合之后,转身东流,又分成了北中南三派,不分主次,东流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之西合而为一。到了乾隆年间重新绘制《内府舆图》时,南派已渐趋为主流。乾隆以后,南派最终独擅黄河之名,说明黄河干流已完全转移到南面一派中来。

道光、咸丰年间以来,随着蒙古旗地的逐渐开垦,先后开挖了许多灌溉渠道。这些渠道都顺着地势作西南—东北流向,渠首起自黄河,而以北派旧河道作为尾闾。旧日的支流,都被人工渠道所代替,北派黄河的旧道则被用作灌溉干渠退水的总通道。当地的蒙古族人称这条黄河故道为“乌加河”,译成汉语就是“红色的老黄河”。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灌区的规划和改建,乌加河又被改造为总排干沟道。

河套地区的黄河河道变迁,从总的趋势来看,应该是河道“裁弯取直”的过程。所谓“裁弯取直”,是指河道弯曲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河流往往发生改道,在呈弓状弯曲的河道上,像弓弦一样直接贯通弓腰的两端。河套地区黄河河道的变化,一次比一次切近弯道的内侧,河道的长度一次比一次缩短,完全符合上述特征。

河流发生裁弯取直以后,在遗弃的旧河道上,常常会形成一些湖泊,水文学上称之为“牛轭湖”。河套地区的黄河河道在裁弯取直之后,也留下了一些这样的湖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现在仍存的乌梁素海和久已消失了的屠申泽。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是北河主流改走南河以后,在北河河道南转处留下的牛轭湖,现在仍是河套地区最大的湖泊。屠申泽位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太阳庙一带,处于黄河由北流转身东流的大转变处。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记载了这个湖泊,说它是由黄河向西漫溢形成的湖泊。屠申泽一直延续到清代,据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在1950年以前,当地还残存有小片湖泊,以后就逐渐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