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武陟段的河道变迁

从三门峡到孟津,黄河穿行于丘陵山地之间,河道狭束、稳定而不易发生改变。到孟津后流出山地,河面骤然展宽,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下来,加之两岸平缓、没有阻遏,所以河道很容易发生改变。从孟津到武陟,这一段河道在历史上也有过比较频繁的摆动,这主要表现为孟县(今河南孟州)以南河岸与沙洲的变迁以及洛口的变动。

今孟州南偏西约9公里处的花园村,大致相当于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孟津。周武王曾经在这里大会各路诸侯,渡过黄河,一举灭掉殷商。从那时起,直到五代,在这个渡口上发生了无数争战,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为在唐代以前,这一段河道比较稳定,河面也比较窄,河道中间又凸起一块水中沙洲,因而成为洛阳附近最便于渡河的地点。

孟津至武陟黄河,红箭头处为孟津古渡口

西晋初年,开始在这里架设桥梁。北魏在北岸筑城戍守称为北中城;东魏又在河中沙洲上修筑了一座中浑城,在南岸上修了一座南城,名为河阳城;这三座城被合称为“河阳三城”,三城之间有桥梁相连接。从唐初到北宋中叶,虽有一些河水漫溢冲毁河阳城、河阳桥、中浑城的记载,但两桥联系三城的建置始终没有改变,可见南北两城迫近河滨、黄河分绕河中沙洲的基本态势也没有改变。

到了北宋末年,沙洲北侧一股河道淤淀已很严重,水流不再能够通行。政和七年(1117),朝廷开浚北股河道,试图恢复南北分流的旧状。没想到开通北股河道后,水势湍猛,第二年就侵吞了许多民田,河道迫近北岸的孟州城(即北魏修筑的北中城),为此不得不在北岸采取防护措施。这反映出这一段河道已难以继续维持沿袭许久的稳定状态了。

到了金大定年间(1161—1189),河北岸的孟州城被北溢的河水冲毁,只好在距河岸18华里外的地方另建新城(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孟州城),把州治迁移过来,人称“上孟州”而原来的旧城则被称作“下孟州”。

黄河孟州段

金元以来,孟县以南的这一段河道又不知几经摆动,从孟津到河阳三城的古迹也就消失得全无踪影了。最近几十年来这一段河道仍在向南摆动,因此孟州城南有一片宽达10余里的河滩地,没有村落,只有新设的农场。

洛河汇入黄河的河口,也可以反映出这一段河道的摆动情况。据先秦文献记载,洛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侧的成皋西面汇入黄河。而汉唐文献则记载洛河在巩县(今河南巩义)境内注入黄河。这说明先秦时期这一段黄河主溜偏北,所以洛河会下延到泛水以西注入黄河;汉唐时期黄河主溜偏南,于是洛河流到巩县一带就汇入黄河。

洛河汇入黄河口

到了北宋中期,黄河主溜又向北摆动。元丰二年(1079)在南岸的河滩地上,开挖了一条长25公里的人工渠道,分引洛河作为汴河的水源,可见黄河北移后在南岸留下了很宽阔的一片滩地。到了明代的前期,这一段黄河河道又向南摆动,使得洛河又在巩县以北注入黄河。至嘉靖年间(1522—1566)以后,河道重又北移,结果洛河到汜水镇西侧注入黄河。

清代乾隆年间(1735—-1796),洛河在巩县东北界汇入黄河,反映出黄河主溜又趋南岸。近几十年内洛口又常常东西摆动,说明这一段黄河河道仍在南北游荡,并且还将继续移徙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