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向以“善决、善徙”而著称,它决徙的地点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下游。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将近3000年的时间内,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特别重大的改道可以归结为6次。
河道摆动的范围,遍及整个黄淮平原,北抵海河,南到淮河,有时甚至波及淮河南岸的苏北地区。在这片方圆2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都留下了这条黄龙振荡的痕迹。南宋初著名诗人张元斡词中“九地黄流乱注”的句子,正是对这种情况的写照。下面详细讲述历史各朝代黄河下游变迁的具体情况。
黄河流过郑州桃花峪进入下游河段以后,像所有平原地带的大河下游一样,在自然状态下本来是频繁改道、四处漫流的。新石器时期以来,直到战国中期以前,还基本保持着这种自然的状态。在这几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基本上是流经今河北平原(包括豫北、冀南、冀中和鲁西北),在渤海西岸入海。
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一到汛期,河水就要漫溢泛滥,每隔一定时期,又要改道他行。因而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春秋时代,在河北平原的中部一直存在着一片宽阔的聚落空白区。在这一大片土地上,既没有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没有任何见于可信历史记载的城邑聚落。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当时黄河下游经常在这一地区内漫溢泛滥,并且频频改道,以致人类根本不可能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
由于改道过于频繁,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应当已经布满整个河北平原,只是因为在战国筑堤以前,这里基本上是一片旷无人烟的空地,黄河的决溢改道,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很少留下明确的记载。现在我们能够比较清楚了解的河道共有三条,分别见于《山海经》《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
从桃花峪附近的广武山北麓起,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的古宿胥口,这三条河道的流路基本一致。从宿胥口起,《山海经》和《禹贡》中的黄河河道转向北流,经今内黄、魏县、曲周、广宗等地。再向北至今河北深州以后,《山海经》中的黄河继续北流,经安平、蠡县,至容城后折向东流,经霸州在天津市附近入海;《禹贡》中的黄河则由深州附近东转,流向东北方,在今沧州以北入海。
《汉书·地理志》中的黄河河道,是从宿胥口向东北流,至今濮阳西南的长寿津,折而北流,经清丰、元城(今河北大名)附近,至今馆陶东北,东折经山东高唐以南,北折至河北东光以西,再折而东北流,至今黄骅以东入海。
除了上述三条黄河故道之外,今河北平原还有一些河流,在《汉书·地理志》和《水经》等书里被称作某某河(譬如现在仍沿用旧名的滹沱河、拒马河、漳河等均属此类)。在上古时期,“河”本来是黄河的专称,这些河流之所以被称为某某“河”,应该是由于它们曾经被黄河或黄河的岔流所袭夺,成了黄河下游故道的一部分。后来黄河虽然已改徙他处,但“河“的称呼却被沿袭到了汉代。这样的“某某河”总共有十多条,更进一步透露出河道改徙的频繁状况。
黄河经行上述这些河道的具体年代,都已无从稽考,各条河道谁先谁后,也无法排列,而且每一条河道可能都往复更迭地流过不止一次,有的时候则可能同时存在几条岔道。总之情况极为复杂,现在只能了解到如上大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