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至北宋前期的下游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到清河郡(今河北邢台、山东交界地带)以东数郡。当时执政的王莽因为黄河决向东流,可以使他在元城的祖坟免除水患,所以就不主张堵口。水灾延续了将近60年,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才动员数十万人工由王景统领,对下游河道进行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

王景新修河道

王莽时的这次决口,造成了黄河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道。黄河改道后,西汉末年以前的旧河道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保持着一定的河形,被人们称之为“大河故渎”,也有人把它叫作“王莽河”或“王莽故渎”,这是因为这次改道发生在王莽当政时期。

王景整治下游河道,是顺应这次决口后几十年来冲刷而成的河道的趋势,随着地形的高低,固定了一条从荥阳到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海口的新河道。不过王景主持的这次河道治理工程,虽然一直被后世称作“王景治河”,可当时施行的主要工程措施,并不在黄河干流两岸,而是在汴河。这是因为汉平帝时黄河冲溃汴河分流河水的口门,造成黄河严重泛滥于汴河两岸,在黄河南岸造成大范围水灾。

王景通过疏浚壅塞、裁弯取直、修筑堤防等措施,对汴河渠道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治。此外,他还主持在某些险工地段的堤防上按一定距离设置减水口门。这样汛期洪水可以由上一水门泄出,洪峰过后,经过堤外沉淀的清水,由下一水门归槽。从而起到了减水、滞洪、放淤和清水冲刷的作用,减缓了汴河河床淤积的速度,提高了防洪标准。

王景画像

从东汉开始到唐代中期的几百年内,河患大大减少,下游河道一直比较稳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含沙量相对有所降低,但王景对黄河河道与汴河河道的积极治理,无疑也对河道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王景本人也因此成为黄河治理史上的位杰出人物。

王景整治固定后的黄河下游河道,是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旺宾一带)自西汉黄河故道中分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河南范县南,在今山东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再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新成的河道相对比较顺直,距海岸的里程也比西汉的河道要短,所以在其形成以后的近六百年间,河道一直比较稳定,历史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决溢仅有4次,而且灾情也不算严重。

从7世纪中叶即唐代前期开始,黄河下游的决溢又逐渐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为频繁。到了唐朝后期,河口段淤高日益严重,因而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一带的古棣州境内经常发生决溢。唐景福二年(893),河口段发生了近百里的改道。后来又在今山东东平决出一条赤河,东流入海。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棣州境内的河面竟然已高出两岸的民房达一丈以上,因而不能不一再决口。可见黄河下游河道的下段,淤塞已经十分严重。

这一时期河患最为集中的地段是滑州(今滑县旧滑城)和澶州(今濮阳)一带。这一河段河床狭隘,是下游河道的窄段。滑州河道两岸土质疏松,河岸容易溃决。 这一时期内,这一河段的决溢次数占整个下游决溢次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决口后所造成的灾情也极为严重。例如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决口,一下子淹没了曹、单、濮郓等几个州,洪水又积聚在梁山周围,把原来的巨野泽扩大成为著名的梁山泊。

后晋时梁山泊“黄泛区”

又如北宋天禧三年(1019)六月,黄河在滑州城西北的天台山旁决口,随之又在城西的南岸溃决,决口阔七百步,河水流经澶、濮、曹、郓等州注入梁山泊,再向东南注入泗水、淮水,整个受灾区域达32个州县。由于河床临背悬差很大,虽经堵口,第二年重又溃决,造成了更大的灾害。唐宋两代为了减缓滑州河段的险情,曾经先后3次在滑州城一带的北岸开挖分洪支渠,但是终因人工渠道浅狭,稍一淤塞,正溜就又转趋南岸,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滑州天台山决口不久,天圣六年(1028),黄河又在澶州王楚埽(今濮阳西王助)决口。景?元年(1034),又在澶州横垅埽(今濮阳东)北岸决口,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名为横陇河。横陇河形成后,原来的河道因流经当时的京东西路,被称为“京东故道”。

北宋黄河横陇河入海

横陇河从濮阳向东北流,经今聊城、临清一带,循京东故道北侧,在今惠民、滨州以北入海。由于横陇河流经西汉黄河、屯氏别河、京东故道等几条河道之间的堤间洼地,地势低下,所以在河道形成之初,连续十几年没有发生河患。但是没过多久,河口段就开始淤浅,庆历三至四年(1043—1044),河口以上140余里河段已经淤积,下游几条岔流也相继淤塞,结果在庆历八年(1048)发生了商胡埽(今濮阳东北)改道事件,横陇河道从此不再行水,前后仅存在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