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 汉武帝

渭河古称渭水,发源于甘肃鸟鼠山,流经天水、宝鸡、咸阳,来到古都西安,在渭河之滨,这片黄土高原上,坐落着一片绵延近百里,高达百余尺的古墓群。西汉十五位皇帝中的九位埋葬在这里。这九个陵墓中,最为巍峨壮观和富丽堂皇的是汉武帝的墓葬---茂陵。这里埋葬的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创制制度、广揽英才、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西汉帝国。

茂陵全景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汉景帝病倒,眼看将不久于人世,他颁诏为十五岁的太子刘彻,提前举行成人冠礼,为的是让其即位亲政。景帝随即病逝未央宫。国不可一日无君,刘彻于当天在景帝灵柩前,即皇帝位,他就是汉武帝。由于景帝精心安排,权力交接平稳过渡。景帝时代结束,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开始。

经过文景之治以后,汉家的天下国力也非常强盛,但是经济上的极富并没有带来政治上的极强,社会问题就非常多。即位伊始,这位少年君主便显现了超常的才略和胆气。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岁首十月,武帝便下达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征召贤良正直言极谏之士,他要将天下贤才尽数招揽到朝廷。

“冠于百王”的汉武帝雕像

丞相卫绾上奏,主张罢免修习法家、纵横家学说的贤良,认为这些学说会扰乱国政,建议马上得到武帝许可。此举显然非同寻常,意味着汉王朝统治思想将发生重大转变。武帝进行人事调整,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对于赵绾和王臧委以重任。四人均崇尚儒学才是这次调整的关键。果然,他们很快便将儒家主张的建明堂、行巡狩、改正朔、易服色等制度提上议事日程。

改革易制刚刚开始,许多事情尚在酝酿之中便遇到强大阻力,阻力来自墨守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窦太后。年纪轻轻的汉武帝便知道要韬光养晦。在这件事上,他并未与祖母窦太后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忍让。他顺从了祖母将赵绾、王臧投进死牢,罢免了窦婴、田蚡,并进一步屈服于窦太后的倒行逆施。治国思想的首次改弦易张以汉武帝的惨败结束,但这次尝试极大地刺激了儒学的发展。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黄老之术被黜势在必行。建元五年,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始推崇儒学。建元六年(公元前135),身历四朝的政治老人窦太后寿终正寝,属于刘彻的时代终于到来。

身历四朝的政治老人窦太后

武帝知道,成就大业需要一批人才。他求贤若渴,使用各种办法诱导天下文人士子展示他们的学问和本领,进入仕途。继即位之初,征召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之后,武帝又开始实行察举和征辟两种招揽人才的方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武帝下令置博士弟子50人传授儒学,博士弟子成为武帝的人才库和后备官吏队伍。此外,武帝还鼓励毛遂自荐,自荐的方式是上书言得失,武帝加以审阅,从中选用人才。

匈奴民族是生活在阴山以北,漠北草原的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个少数民族。在阴山岩画的画面里面也充分地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以匈奴为代表的骑马民族的一些场景。在阴山山脉的这些岩画中,最为重要的动物就是马。在这些关于马的岩画中,表明匈奴人已经顺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尤其是骑马技术的提高给匈奴民族带来了军事上的优势。也带来了匈奴民族纵横驰骋的天性。阴山中有马鞍的岩画,由此可以推断匈奴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马鞍和马镫的民族之一。

阴山岩画

高帝七年(公元前200),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率军与南下入侵的匈奴军在平城白登山激战。刘邦被困七天七夜险些被俘。刘邦自此意识到当下尚不具备武力解决匈奴的国力,遂于匈奴和亲。汉匈关系自此有所缓和,但匈奴一旦遭遇灾荒便撕毁合约,南下掳掠。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匈奴14万骑兵甚至深入距长安仅七百里之地。在西汉建立最初的六十年间,强大的匈奴不断侵扰中原地区,践踏农耕文明,成为大汉心头之患。

随着武帝成年,他决心解决匈奴问题。武帝即位时,大汉帝国的实力与此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是否具备独自对抗匈奴的能力,武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需要一个同盟者,他听说匈奴大败月氏后,月氏人西迁至西域一带。武帝于是决定派人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建元三年(公元前138),武帝向全国征募愿出使西域者,张骞毛遂自荐,踏上征途。哪知张骞一去杳如黄鹤,武帝左等右等,等不回张骞。决定先按计划动手。

张骞雕塑

这里是山西朔州,在西汉称为马邑,位于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历代为边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是匈奴进犯中原内地的重要途径。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六月,武帝命韩安国、李广等五将军统兵30万,埋伏于马邑城附近的山谷中,同时派人引诱军臣单于领兵奔马邑而来。

马邑位置图

匈奴军一路畅通无阻,但见原野上牛羊成群却不见放牧之人,军臣单于顿时起了疑心。恰巧这时,雁门郡的一名军吏巡视属县,匈奴骑兵将他俘虏,胆怯的军吏和盘托出了马邑之谋,军臣单于大惊失色急令退兵,汉军出击未能追上。汉武帝精心策划的伏击计划马邑之谋宣告失败,汉匈和亲也宣告终结,双方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残酷的战争时期。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重要的战役,第一个就是漠南战役;第二个是河西战役;第三个是漠北战役。这三次战役它是汉军重创匈奴军,大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力量,使匈奴再无力组织大规模地南侵。”(三次战役见边栏)

不幸的是漠北战役仅仅两年以后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十年后,大将军卫青亦去世。茂陵东去二里之遥,有两座外形独特的陪葬墓,一座貌似贺兰山;一座酷肖祁连山。贺兰山下安息着大将军卫青,祁连山下长眠的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正是这两位将军当年让匈奴人闻风丧胆夜遁千里

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

武帝开疆拓土,扩大西汉版图,并不限于北方蒙古草原。现在他一声令下,剑指南方。秦末战争爆发后,越人相继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南海郡尉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楚汉战争期间,闽越和东瓯首领曾帮助汉军攻打楚军。汉建立后,刘邦分封他们为闽越王和东瓯王,后又派使者出使南越,令赵佗臣属,但三个封国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南越王赵佗雕像

元光四年(公元前130),武帝派使者前往西南,夜郎及周边部族归汉,汉设犍为郡。元朔元年(公元前128),高丽、沃沮南面的濊貊首领率众归汉,汉在此设苍海郡,西汉帝国的宏大版图初露端倪。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的秋天,已经十三年杳无音信的张骞回到了长安,武帝平生第一次从张骞嘴里听说汉以外竟还有广阔的世界,不禁十分神往。于是命张骞等人分四路出使西南更遥远的身毒,却受当地部族的阻截,此次受阻使武帝下决心重新经营西南夷。然而正是这个时候帝国财政出现了空前危机,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又是一个烧钱的火炉。

这里是位于甘肃敦煌的河仓城,建于西汉,河仓城在西汉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在西北的大漠戈壁滩上,玉门关与河仓城交相辉映,经历着千年的风雨沧桑。西汉王朝在经过十余年的战争之后,文景之治积攒的财富已经消耗殆尽,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财政危机若不设法缓解,不仅外事四夷的征伐战争难以为继,而且很可能危及大汉江山。严峻的财政形势迫使武帝不得不一边放慢对外军事行动,一边采取对策。

河仓城遗址

汉武帝在击败匈奴设置张掖郡后,为了增加粮食生产,解决财政危机,开始实行大规模移民屯田。但武帝知道,解决财政危机不可能完全靠发展农业生产,因为时不我待,必须寻求更为快捷的有效方法。被财政危机所困扰的武帝,从父祖的做法中得到了启示,那就是卖官鬻爵。他决定用强制手段强行从富商大贾口袋里往外掏钱。一系列垄断财利的措施就此出台。

这里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展示的文物铜钱范,见证了汉武帝时期所实行的财政改革。汉武帝元狩四年以后,废除了各个诸侯国、郡国私自铸造钱币的权利,把它收归中央,收入上林三官。”但货币改革并不成功,盗铸猖獗,从中获利的仍是富商大贾。

出土的汉朝铜钱范

因此,武帝决定直截了当向富商大贾要钱,于是就有了算缗和告缗。算缗,即向商人和手工业主征收财产税,让他们主动申报财产进行纳税。但是却有人少报或者隐匿不报,于是武帝便发动了一场告缗运动,鼓励检举揭发隐匿不报或少报的商人和手工业主。长达八年的告缗运动没收了数以亿计的财务、几十万奴婢、一大批房产和无数田产。

武帝决定截取富商大贾们最为盈利的项目,于是盐、铁、酒等国有化运动接踵而至,富商大贾们感受到严冬来临。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六年(公元前117)御史大夫张汤先后提出将盐、铁收归官府经营,武帝准诏。虽遭商人激烈反对,武帝强力坚持,撤换办事不力的东郭咸阳,让桑弘羊全面负责。桑弘羊大刀阔斧进行整治,设置盐官和冶铁官,效果立现,政府收入大增。

桑弘羊画像

迅速充盈的国库称为对外军事行动的坚强后盾,因此在元鼎二年(公元前115)至元丰六年(公元前105)这十年间,汉武帝在开辟疆域和外交沟通方面取得辉煌成绩。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汉出兵南越,平定其国相吕嘉反叛,设立九郡。次年,平定西南且兰族反叛,设五郡。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征服滇国,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至此五岭以南及西南地区几乎全部并入西汉版图。

西汉时滇国位置

元丰二年(公元前109),汉从海陆两路攻入朝鲜半岛,设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经过数年经营,武帝时代的中国疆域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较秦时扩大近一倍。

汉武帝时的西汉疆域

汉在打通西域及中西交通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大进展。匈奴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遭遇大败后,向西北迁徙。此时汉匈争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西域。公元前108年的春季开始,匈奴军队与汉军开始为争夺领地进行着西域有史以来最大最长的阵地战,持续了近五十多年,经历了5次大规模战役。在第5次战役中,楼兰和西域的一些小国也争先恐后派遣军队协助汉军作战,在汉军更为猛烈的前后夹击下,匈奴军队最终臣服,史称五争车师,汉最终控制了西域门户。

车师战场遗址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汉武帝将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进一步巩固了对西域的控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通从此畅通无阻。由于当时的贸易以丝绸为主,这条道路被誉为“丝绸之路”。

汉武帝用兵匈奴,前后推进15次战争,匈奴的残兵败将自持不是汉朝的对手,便转而遣使求和,武帝于是决定暂缓军事行动,派苏武前去游说接受匈奴臣服,不料匈奴发生宫廷政变,苏武被匈奴扣押,成为人质。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北海度过了漫长的19个春秋。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汉匈和亲,苏武终于全节而归,而匈奴对汉也不再构成威胁。

苏武牧羊图

君臣一致认为,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时代已经来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岁首十月,武帝第一次领兵北巡,18万骑兵分12部浩浩荡荡。这次北巡不仅震慑了匈奴,也将为即将举行的封禅大礼做准备。封禅,是战国以来帝王的最高理想,只有开启盛世的圣德帝王才有资格行封禅礼。(封禅与诏书见边栏)

汉武帝有着伟大而传奇的一生,他显扬儒学、求访贤良、举用贤俊茂才,让他们成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兴设太学、整治礼仪、改颁历法、协和韵律,确立了影响后世的德以扬善、刑以惩恶、德刑并用的汉家制度。他戡定外患、开拓疆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他的一生也备受争议,直到清代还有人指责他穷兵黩武、征伐不休,到武帝末年全国户口减半,国家濒临灭亡的边缘。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