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港:“绣田成圩”的水利风景

深湖成田,阡陌纵横间,桑树固圩、田间种稻,形成了纺织经济和稻米经济的双向互动。在我国,最有名的“绣田成圩”风景,当属有近千年历史的浙江湖州太湖?港,它见证了太湖地区从《尚书 禹贡》中的“厥土惟涂泥,厥田惟天下”,到如今的“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千亩桑基鱼塘俯瞰图

太湖地区总体呈现出典型的碟形洼地地貌,即中央低、四面高,若是在内陆地区,如江汉平原上的众多湖泊,问题还不算太大,做好防洪泄洪即可。但在沿海地区,情况比较麻烦,因为东边的海水会顺着河道倒灌,最远时可顺着吴淞江逆流至苏州城下。这种海水倒灌一方面极大降低了陆地的肥沃程度,另一方面也携带大量泥沙堵塞河道,使得汛期时,湖水不能入海,造成大范围的内涝。

因此,从很早开始,太湖地区就开始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当时水利治理主要采用修建拦蓄分流工程,分为三个层次:西部来水侧,苕溪、荆溪等河流汇入太湖的通道被疏通,这就包括后世极具盛名的荆溪百渎、苕溪七十四渎等;中部湖区周边,人们修建蓄水的小型湖泊以及流通的沟渠,其中以练湖、新丰湖以及荻塘最具代表性;东部则修建牢固的海堤,防止海水倒灌。

三管齐下后,太湖地区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于是,另一项改变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水利技术,开始在太湖与东海之间的地区出现,并且直接改变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这就是塘浦圩田。塘浦是指湖区的河网,沟渠东西向者称为塘,南北向者称为浦。塘浦圩田工程就是开挖塘浦,疏通积水,并以挖出的土构筑堤岸,堤内则利用湖泊淤地发展成为农田,也就是圩田。

苏州阳澄湖塘浦圩田远景

塘浦圩田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开国之主钱?为了治水营田,创建了撩浅军,并设都水营田使统筹水利和农业。根据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研究,吴越时期,北至无锡、南至平湖市沿海、西至太湖沿岸、东至长江,都分散着广阔的塘浦圩田。至唐代,分布式的圩田已经不能满足当地激增的人口,于是政府开始有计划、成规模地推动大型塘浦建造计划。所建造的塘浦面积非常大,圩岸高耸、塘浦深峻,中间田地浩无边际,宛如巨城一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浙西有三大屯田区域,其中以嘉兴地区的圩田最为壮观。另外,初垦的湖田,土壤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能够做到“种植水稻,不须施肥”,广阔的圩田、肥沃的土壤,支撑起唐代江南地区的人口高速增长。根据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初年,太湖所在的扬州还只有31万户,而到了隋朝建立时,扬州已经成为一大州郡,户数达到惊人的94万,人口激增的背后,是圩田的功劳。进入宋代以后,圩田热潮不减。以苏州为例,北宋初年时,开垦荒地数便为150万亩;到南宋末年,更增加至750万亩,这些新增的土地,毫无疑问基本都是塘浦圩田所得。

但遗憾的是,历来以积极施政著称的宋朝,却在圩田一事上无为而治,并没有如前朝一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没有统一管理的塘浦圩田,便是一块“公地”,公地之上,有权有势的豪强大族在此随意围田,抢占江湖水域,只管造田、不管治水,最终让圩田面积越来越小,分隔越来越细,塘浦也不断堵塞,使得六朝以来的塘浦圩田制度逐渐瓦解。塘浦圩田制度逐渐消散后,另一种圩田方式依旧在持久使用、不断推广,这就是?港圩田。

太湖?港圩田

所谓?港,便是太湖湖区相连、引排太湖水的河道,一般顺直于环湖大堤方向且位于大钱港以东的河流叫“?”,分布于大钱港及其以西的河流叫“港”,而平行于环湖大堤方向的河道称“塘”,这些河道一般上接太湖、下接横塘,中间便划分出一块块田地。与塘浦圩田大体类似,但规模较小,且基本也是使用的太湖湖区内部的淤积之地,并不像塘浦圩田一样会大面积向外扩张。

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港圩田,主要是太湖西南面的苕溪七十四?、西北面的荆溪百?,以及东南面的震泽七十二港和吴江十八港。苕溪?港使用最早、历史最久。如今这些?港所连的横塘,始建于晋朝,西起吴兴、东至南浔,承接着苕溪的来水,因此此地以往滨湖且多芦荻,被称为荻塘,又因唐代湖州刺史于?曾重修,故也称?塘。

?塘上的船只

圩田的形成,扩展了农业的范围。太湖发生洪涝时,水就顺着?港流入横塘向外排出,干旱时,圩田也可以引湖水灌溉。由于各家圩田都在?港和横塘之旁,所以对于疏通、维护等事宜的主观能动性更高,这就形成了一条人疏沟、沟治水、水润田、田养人的正向激励链条。

现如今,位于湖州境内的苕溪七十四?,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港圩田系统,还有66条?港始终发挥着作用,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太湖?港”,即以此为主。太湖西北有荆溪百渎(?),北起百渎口、南至长兴堤,主要作用是为了宣泄荆溪之水,横向还修建有北横溪和南横塘作为大动脉。两条横塘和百条?港修建后,荆溪之汹涌被一分为三,日常时一路直行,主要从大浦口入湖,水势大时,北横塘和南横塘作为大动脉先分水,百渎作为毛细血管分别入湖,众水安流。

?港圩田:湖州苕溪七十四?

荆溪百污使用时间相当之长,直至20世纪80年代,还保留前港渎近百条。后来随着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传统的?渎大多消失。荆溪百渎残存的?港还是有一些的,并且在每一条?港之旁,都会有一处人烟稠密之所,地名也叫做“新渎村”“旧渎村”等,保留着古时候以渎兴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