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蓄水系统: 海拔最高的灌溉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萨迦县的古老蓄水灌溉系统虽然在知名度上并不领先,却创造了一个其他地方无法企及、更无法超越的世界纪录---它目前是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雪域良田。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在西藏种植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根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计算,全藏各种类型的天然草场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现在西藏东部海拔4300米以上的半湿润地区,西部和中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基本上都是牧区。但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

西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大斜面状,江河由西北向东南,而温度、降水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东西绵延一千余千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流域,其平均海拔相对较低(3500-4500米),而北面有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挡住更北方的寒风,南面虽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但东南而有一段较低山势,恰好能让暖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乘势吹入,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高的区域。

雅鲁藏布江示意图

这个狭长的区域,属温暖半干旱气候,也没有天然森林,只有零星的人工林地,牧业并不发达,种植业居绝对优势。当地宽阔河谷内的高河漫滩及较低阶地,因为坡度平级,土层较厚,引水便利,往往能开垦成为耕地。

就拿萨迦县所在的后藏(在地理上,拉萨、山南一带称为“前藏”,日喀则一带则为“后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日喀则(其藏文含义即为“水及土地肥美的庄园”)来说,当地雅鲁藏布江两岸及其支流年楚河、萨迦河平坦谷地最热月平均气温13-16℃,一年里不低于5℃的天数有150-220天,年降水量300-500毫米,耕地集中连片,且土层深厚,堪称整个日喀则市农业的精华所在。

当然,从全国范围看,即便是这样的农业条件仍然是相当恶劣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种植耐寒、耐旱、适应复杂气候的高原作物。 大麦类的青稞对气候适应能力最强。不过,即便青稞是西藏最耐寒的谷物,它从抽穗到成熟阶段所需的最低生物学温度,一般认为不宜低于12-10℃,否则便不能保证比较稳定的收成,或者根本不能使籽粒成熟。而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的上限地带,这一相对的高温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这时平均气温如果低于10℃,就不能从事谷物生产。

高原青稞

吐蕃政权建立后,从松赞干布起非常重视农业,经过不懈的开发,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河谷地带成为吐蕃重要的农业区。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和唐中宗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两次进藏和亲时,也携带大量种子、农具等,并有不少农业和手工匠役随行,将中原地区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还派出许多子弟前往长安学习,进一步促进了西藏地区农业的发展。

除了温度外,水资源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耕作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产量和作物质量。说起来,西藏是怒江、雅鲁藏布江及印度河等好几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亚洲水塔”之称。整个西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量达4394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量1/6,水资源总量、人均拥有量均居全国之首。从这些数据看,西藏水资源极为丰富,农田水源应该不成问题。

只不过,西藏耕地用水主要来自降水、冰雪融化水和地下水,其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下半年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 ,而上半年的径流量仅占全年的20-30%。因此,除藏东南一角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各地外,西藏高原农区的雨季大多开始于6月上旬或中旬,不论春播或冬播作物都需要进行灌溉。故此,西藏历代政权相当重视水利事业。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俯瞰图

早在吐蕃时期,据《拉达克王世系》记载,在松赞干布曾祖赤业颂赞时,藏地“牧业与农田合为一片,湖泊星列,沟渠相通。坡上的水蓄而为池,山间的水引出使用”。之后,据《汉藏史集》《贤者喜宴》等资料记载:“将润水引入池塘,然后引入水渠中”,“使高地蓄水为池,低地引水下河”,开始采用蓄水灌溉和引河水种田,天旱时则灌,雨涝时则排。于是在河谷地带逐渐涌现出一个个繁荣的村镇。各种类型的水利建设甚至在9世纪吐蕃政权崩溃后仍在一些地方延续。

据《青史》记载:10世纪时,佛教高僧阿底峡在卫藏期间为了众生利益,建造了一座堤坝,后人称之为神尊坝。这是历史上有关西藏堤坝的最早记载。而拉萨城东的吉曲河沿岸也有一道叫觉卧若的河堤。相传,为避免大昭寺和拉萨城遭受水灾,宁玛派僧人娘·阿玛沃色(1136-1204)借“神力”将堤石赶到河边,始建该堤。而据成书于清乾隆初年的《西藏志·事迹》载,康熙六十年(1721)定西将军护国公策旺诺尔布在拉萨筑石堤,长约15千米,以遏制雅鲁藏布江的水势,称为“神堤”。

萨迦南寺

相比筑坝引水灌溉,开敞式引流蓄水池所用建筑材料较省,投资较少,同时也便于水源的汇集与分配,方便沿岸居民取水灌溉或雨季分洪泄洪,显然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做法。大约在宋元时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萨迦县一带的先民,就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巧妙选择了冲曲河沿线建造蓄水池。冲曲河在萨迦寺北面分成三道支流,由一座三门水闸控制,三道支流通向三汪蓄水池,其间亦各有一水闸控制,这套灌溉系统的周围即水浇地。 这种蓄水池实际上就是人工湖。

萨迦县境内的冲曲河景观

直到今天,萨迦县的灌溉系统仍在沿用古代工程形式和管理方式。据保守估计,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仍然在使用的水池还有400多座,惠及人口超30万人,约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可谓遗泽后世多矣。

而在西藏各地,日喀则又素有“西藏粮仓”的美誉,是西藏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从当今情况看,2016年,整个日喀则青稞产量达到34.32万吨,在西藏各地位列榜首,几乎占去全西藏地区青稞产量的半壁江山(4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青稞之乡”。在这方面,至今仍在使用的萨迦蓄水灌溉系统恐怕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