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围:千年水脉,顺势而“围”

地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的桑园围,其历史既展现先民智慧,也揭示过度开发的教训,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现场,感受人与自然博弈的伟大画卷。

桑园围区域,广东佛山南海西樵九江一带万亩桑基鱼塘俯瞰图

与长三角不同,珠江三角洲地区并不全是平坦的三角洲,这里分布着很多孤岛残丘。西江和北江及无数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岛屿周边沉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渐渐形成高低起伏的冲积平原。位于佛山的西樵山就是这样一个地区,由众多凸起的小山峰和周边地区低矮的小山岗组合而成。

西樵山地区,很早就有先民活动的痕迹。在中古时期,随着泥沙堆积,可开发区域增加,这一带的居民增多。进入宋元时期,北来的移民大量涌入西江、北江上游地区,通过刀耕火种开辟大量土地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洪水频发,广南路宪张朝栋牵头治理,在西樵山下沿西、北江两侧筑起两道高为1-2米的防洪土堤。被视为桑园围的起始。

佛山北江大堤,桑园围东堤起点

随着人口增长,更多人向下游地区移动,人们在山与山之间依地势建造堤围,因种植大片桑树,故得名桑园围。堤围,也称基围,在珠三角地区,堤围混称,围内农田中分布着灌排沟渠,围内围外的水通过堤上的涵闸进出。由于下游水位低于上游四五尺,因而最初只在北、东、西三面筑有堤防,东南方向没有筑堤。随着围垦的扩展,珠江入海水道水位逐渐抬高。洪武二十八年(1395),海水倒灌成灾。

来自九江堡的居民陈博民主动上书朝廷,建议堵塞倒流港。在官方支持下,陈博民组织人力,协调各方,在各豪族支持下于洪武三十年(1397)完成绵延数十里的工程,并与西北两江的防洪土堤连接。桑园围成为闭口围,主体结构基本形成,全围共修共管的理念也基本确定。此时的西樵山上已经有了不少村庄,主要产业是经济作物茶叶。每个村庄周围都有堤围,在西樵山能望见周边有很多村庄,如海岛一般。

随着沙田的开发,加之农本社会的明王明非常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嘉靖时期,顺德县、南海县的基围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仅桑园围的基围已经达到3万多丈,护田数量达到4300多顷。如南海县的大同堡圩岸1350丈,障田315顷;海舟堡圩岸1113丈,障田190顷;顺德县的葛岸堡圩岸800余丈,围田400顷。万历四十八年(1620),海舟堡(下有八个村)李村段的基围被冲决,形势严峻,而以海舟堡之力难以完成修复,随即向两广总督呈报。

西樵山下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经总督同意,由海防道负责修缮工程。海防道在集采众议基础上,指出原有基围被冲刷严重,建议放弃,在几十米外重新建一座新的千米大堤。海防道对顺德县境内的十堡进行计亩派筑,其中九江乡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工程量。因涉及各方利益,几个月的时间,工程就已完工。这也意味着桑园围内各堡已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围已经形成。各堡之间也形成了休戚相关一荣俱荣的整体。

在向大海要地的同时,围内的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经过围内的开发,以前百米宽的河流,逐渐被两岸围垦,河流宽度只剩下十多米,往来船只也变得拥挤。水道变弯变窄洪水宣泄难度加大,决溢情况也逐渐增加。经过几百年努力,沧海变成了桑田。

桑园围是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它的主体结构主要由吉赞横基、东西基构成。吉赞横基是桑园围上游的大基,是全围最重要的险段,通修次数也最多,一般被视为公围。“凡有崩决、合力修筑”,重要性类似都江堰的鱼嘴 。西基是西江主干的沿江堤围,东基在桑园围的内陆一侧,东西基的管理模式是将堤围分为若于段,每段由一个基主负责 。

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百东行政村吉赞村的吉赞横基

桑园围作为水利系统,除了主干之外,还有闸窦,通过闸门启闭来进行排水和灌溉;有河涌,具有控制流量、排水、交通运输的功能;有子围,即围内之围。这些子系统,都有其外部性,操作不当即负外部性,其推进都是各方博弈的结果,整体趋势是逐步增多。

佛山桑园围九江新龙龙涌窦闸

随着开发深入,桑园面临的水患也在不断增加,每次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 沙田的过度开发,导致水道变窄,生态平衡进一步破坏,沧海虽然变成桑田,但桑田随时也能变成沧海。针对这种情况,在加高加厚堤围、土基换成石基的同时,更大范围的协作也逐步展开。

乾隆五十九年(1794)西江大水,桑园围东西基坍塌和决口20余处,尤其是海舟堡的李村段被冲溃近千米。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各堡之间围绕出多少钱多少力的问题争执不休,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最后由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拍板,开始维修桑园围全段。维修工程由广东布政使具体负责,首先是协调地方成立在李村设立桑园围总局,由士绅李君耀担任督办;然后开始筹集经费,并以广东布政使名义发出劝谕捐输的文告。 道光元年(1821),大量石材的投入,土基变成石基,工程竣工。当地一直有历次大修完毕之后作志的传统。

清同治九年桑园围总志

九江乡民愿意主动修缮李村堤,就在于洪水影响鱼苗生意。可见当时鱼苗生意的繁荣。鱼苗只是生意的一小部分,因地制宜的农业开发,基塘农业模式,通过把低地的泥沙挖起来做成基,其他部分做成水塘,分别进行开发。从税收角度看,万历时期上等鱼塘的税额高于上等稻田70%,也可见鱼塘收入不菲。

明朝后期开始,蚕桑业受市场需求影响,九江乡居民的业态从种植龙眼、水稻转变为蚕桑业。土地面积占六成,用来种桑树,池塘面积占四成,用来养鱼,桑叶可以养蚕,蚕屎可以养鱼,蚕丝和鱼都是市场紧俏产品,是种水稻十几倍的收益。 正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种水稻的比重逐步下降,桑园围从稻米输出地变成了稻米输入地。

甘竹滩见龙桥,位于佛山龙江镇左滩村,该地水网发达,孕育出独特的酱鱼文化

稳定的防洪体系、高效益的经济农业、河道纵横便利的水运交通体系,桑园围的产品不仅可以直接低成本运输到佛山、广州等重要市场,也可以直接进行外贸出口。 进入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生丝的需求进一步高涨,桑园围的蚕丝出口数量迅速增长。,这进一步刺激了桑基鱼塘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生活水平逐步下降,当地居民开始思考新的出路。桑园围简村居民陈家历代务农,因为常年种植经济作物参与经济活动,也比较了解外面世界,所以决定外出发展。 陈家的老二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陈启沅,他在1874年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从出口蚕丝转向机器丝。由于缫丝厂需求的产品是茧,当地茧市应运而生,进一步促进本地的繁荣。种桑养蚕业、机器缫丝业、生丝贸易业一、二、三产业都获得了发展。

南海丝厂---珠三角缫丝业中硕果仅存的一家

桑园围的历史是一部区域开发的历史,也是一部政府与民间合作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典型案例,更是人与自然博弈的佳话。2020年,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围堤全长64.84千米、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千米、历史上灌溉农田面积达20多万亩的桑园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如今,桑园围的灌溉面积仍约有6.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