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石刻---磐石之志

马踏匈奴

馆藏:茂陵博物馆

质地:石

尺寸:长 168 厘米,高 190 厘米

年代:西汉

汉武帝茂陵不远处,便是名将霍去病的墓葬,形如祁连山。当年山上的石刻气势依旧,纪念和陪伴着中国历史上的少年将军。

上:汉武帝茂陵,下:霍去病墓

一块整石浅刻的人,带着痛苦的表情,像一个问号。当求生存或求生存而不可得,一场战争无可避免。

石人

中原肥沃的土地吸引来了怪兽,表情透露着贪婪与凶残。羊已入兽口,弱肉强食。匈奴是西汉前期在北方草原上兴起的游牧民族,他们控制着西域,强悍的骑兵屡次进犯汉边界,这是令人畏惧的对手。

这匹隐在石头中的骏马,头上仰,作势跃起,就像公元前 140 年的汉朝,16 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霍去病出生。汉朝刚刚建国 62 年,像一匹年轻的骏马,要跃上世界的舞台。

跃马

体形粗壮的石人掐着一只凶猛的野熊,昭示着战争的惊心动魄。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这位 19 岁的少年,孤身进入敌人的营帐,一个人却仿佛拥有千军万马,让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归顺大汉。

人与熊

一匹威武的战马气宇轩昂,凛然难犯。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在地,右手持箭,左手握弓,垂死挣扎却无法动弹

马踏匈奴

公元前 119 年,21 岁的霍去病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封地禅礼于姑衍山。之后,霍去病一直打到翰海,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朝从此可以直面更辽阔的世界。

左:伏虎,右:野猪

司马迁形容这闪电般存在的生命:“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闪电耀眼,闪电短暂。公元前 117 年,23 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

左:卧像,右:起马

石雕无声,荒野长吟。这些拙朴、粗犷的石刻,不同于后世的写实风格,是汉代艺术的杰作。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它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

知识链接 :少年将军的丰碑

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作为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 16 岁就跟随卫青击杀匈奴。霍去病曾六次出兵塞外,均得胜而归,其中以祁连山一役最为著名。他击败匈奴主力,不仅保卫了大汉西北边境的安全,更打通了河西走廊的通道,促进了汉朝与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对外交流奠定了好的基础。

霍去病石雕

因功高,他被武帝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候。然而霍去病在 23 岁便英年早逝,武帝十分悲痛,诏令陪葬茂陵,用天然石块将墓冢垒成祁连山形,象征霍去病生前驰骋鏖战的疆场,以此铭记他的赫赫战功。墓前放置的大型石刻群,既是纪念少年英雄的丰碑,也是汉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在秦代已有陵墓石刻,但遗存下来的作品却以西汉时期的为最早。霍去病墓石刻是目前我国保存的古代大型石雕中时间最早且最完整的石刻艺术遗产。现存石刻共 16 件: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人与熊、怪兽吃羊、野猪、伏虎、卧牛、卧象、蛙、蟾、石鱼两件、石刻题记两件。

石鱼

除石刻题记之外,其他 14 件石刻的雕刻技法、造型风格并不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马踏匈奴”是其中完成度最高、雕刻方式最复杂、主题最清晰的作品,匈奴人形象经过了精细的刻画,应当是承担了表功的功能。“怪兽吃羊”“人与熊”“石人”等表现匈奴草原生活的雕刻,只是在天然岩石上略加雕饰,或许是为了达到“象祁连山”的目的而作的。

左:马踏匈奴,右:蛙

“卧马”“卧牛”“伏虎”等动物石刻形态上呈大体相似的伏趴状,有人认为是观赏用,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仪卫神兽的雏形。“石鱼”“蛙”上部平整,可能是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