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闪烁腰间的誓言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馆藏:南京博物院

质地:银

尺寸:长 37 厘米,高 18 厘米

年代:西汉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这枚银带钩藏着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西汉江都王刘非的第十二号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婴儿。他们的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被淳于婴儿生生世世珍藏,在公历纪元开始前带入基葬。公元后的 2009 年,我们发现了他们曾互道过的誓言:长毋相忘。

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的四字吉祥语。动人的情话安全地隐在钩身之间,看来这誓言不想昭告天下,也不会时常被提起,这是只属于它主人的情真意切。这种隐秘在汉王朝尤其不同寻常。大多数汉朝人是不习惯含蓄的,他们把对美好的向往,情感的渴望,甚至是道德标准、社会秩序,化作吉祥语,写在显眼的地方。比如想寄予相思,他们便会在铜镜上写道:“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圣王,千秋万岁,长毋相忘。”一见到太阳啊,天下便也明亮,哪怕过了一千个秋天或是一万年,我们都不要忘记对方。

长毋相忘铭文

他们刻下“诚信”的印章以示警醒,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富贵的向往,也会强调下规则,或者是说说优伤。

左至右:汉“诚信“信印、“福贵安“花瓣镜拓片、“愁思悲“龙纹镜拓片

就连带钩这种起源于春秋、用来系腰带的日常挂钩,也被汉代人安放了足够多的想象力,绝不会因为小就甘愿低调。汉代带钩材质纷繁,造型各异,以精美的动物造型居多,横可束衣带,竖可悬物件。看这些乐舞俑欢乐的姿态,想象在彼时“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的聚会中,大家欢聚,聚会宾客热烈地交流着各自五花八门的带钩珍藏。

上:汉代草叶纹铜镜铭文,下:汉代花卉纹镜铭文

相比之下,淳于婴儿的这枚小带钩外貌实在算不上突出。钩首是一个简化的龙头,有着鼓鼓的眼晴,挺立的双耳,钩身装饰着汉代独有的典型云纹,云纹处有鎏金。不同于汉代人纯粹直接的表达方式,深宫里的爱情誓言被这带钩普通的外表完全隐藏。不求万人之上的国王独宠一人,只求两人之间的私语常系腰间。

种类繁多的汉代带钩

这伟大的盛世同时包容过隐秘和张扬。或许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未央”和“毋忘”的是中华民族对汉文明的情感延续。汉代人的吉祥语,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共同的企盼。在现代生活中仍然被沿用下来,穿越千年,还透着微光。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敢说,敢当,就当此生此世是梦一场,忠于内心,活得敞亮。

 

接右栏:

爱情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古人也有对爱情的幽怨。一件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带给我们的又是古人对爱情无限的惆怅。这件来自于长沙博物馆的瓷壶上面刻画有一首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一份爱而不得、相见恨晚的惆怅表达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仍旧能引起跨越时空的共鸣。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

又恰如古人诗中所言“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多少的爱情曲折,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又向更深处走去。不论古今,人们所期待的爱情,无过是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