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天安门广场约50千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名要求申遗。
2008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此多的“首批”,实证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突出地位。
1921年-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了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大量的发掘成果证明,这是一个新发现的直立人。
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共出土石器材料10万件,还包括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经研究推算,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容量约为1400毫升),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
北京猿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这一发展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依据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人类起源的历史可上溯到300万年前。但这些化石遗址有的没有发现石器,有的骨骼零碎不全,更没有用火的遗迹。
世界上至今证明人类最早用火、证据最为充分的当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和烧石、烧骨等。灰烬的底层多为黑色物质,经化验是草木炭灰。这些遗迹证明了北京人已经能控制和利用火,用火取暖、烧熟食物,把火控制到一起,保持长久不熄。
北京猿人并非周口店遗址的唯一发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先后发现了70万年前北京猿人、20万-11万年前新洞人、3.7万-2.5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此生活,表现了人类进化的连续性。
同时,北京猿人化石解决了持续几十年之久的“爪哇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确立了以北京猿人和爪哇人为代表的直立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填补了从猿到人这一完整发展序列中最为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猿人为标准。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它们构成了世界著名的史前遗址群。在周口店遗址群中,最重要的是北京猿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北京猿人遗址又称周口店第一地点,不仅出土大量的古人类化石,还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石制品及较为可靠的古人类用火证据。山顶洞人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点,出土文物中包括大量的保存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中国最早的有意识埋葬死者的证据以及骨针、艺术品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遗憾的是在1941年发生了文物领域最大的悬案—北京人化石失踪。当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出的珍贵文物一直被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室的保险箱内,彼时协和医院由美国人掌管。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中美两国负责周口店发掘的负责人经过磋商,并得到当时政府的批准,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保管。
按计划,这些文物将在秦皇岛被装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驶往美国。但是,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在秦皇岛被日军截获,”哈里逊总统“号也没有如期抵达,北京人化石从此下落不明。失踪的文物包括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5颗较为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连同牙齿100多颗、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以及全部山顶洞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