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景区地处岷山山脉腹地,以巨大的地表钙华覆盖在林海与冰峰之间,好似金龙蜿蜒。这一带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积雪的山峰更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其核心区域点缀着大大小小三千多个五光十色的彩池,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1992年12月,黄龙风景名胜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龙风景名胜区由黄龙本部和与之相距15千米的牟尼沟两部分组成。黄龙本部包括黄龙沟、施家堡以上的整个涪江源流域和雪栏山峰丛区、红星岩峰丛区及雪山梁至川主寺山口段;牟尼沟部分包括岷江支流牟尼沟的扎尕和二道海两条相邻支沟。
黄龙风景区内最高峰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终年积雪。从雪宝顶至红星岩、尕尔纳一线,是岷江、涪江和嘉陵江三江源分水岭,向东围合成完整的涪江江源流域。黄龙风景区最低点扇子洞海拔1700米。全区发育与热带显著不同,由上部高寒喀斯特堆积的黄龙沟钙华体及其地貌最为壮观,它与牟尼沟钙华瀑布、湖泊、丹云峡喀斯特峡谷,构成黄绿主体景观。
黄龙地表钙华景观主要分布在黄龙沟和牟尼沟内,以黄龙沟最为出色,形态繁多。在长3600米、相对高差达400米的沟内,古冰川塑造的地貌经过长期的钙华沉积,形成了一一相邻的许多似鱼鳞叠置的彩池群、长达2500米的巨大钙华滩流,以及多姿多彩的钙华瀑布和钙华洞穴。沟内共有彩池八群、3400个钙华池,由钙华滩流、钙华瀑布等相连。巨大的水流,沿沟谷漫流,注入彩池,层层跌落,最后注入涪江源流。
八群彩池,规模不同,各具特色。洗花池群,掩映在一片葱郁的密林之中,为进沟第一池群。众多彩池参差错落,排列有序,如一面面明镜镶在似金如银的钙华体上,蓝光闪烁,揭开了黄龙景区的序幕。池水满溢,层层跌落,叮咚水声似悠扬悦耳的迎宾区,被游人称作“迎宾池”。最高层的浴玉池群,由693年彩池组成,是黄龙最大的一个彩池群。个个彩池宛如片片碧色玉盘,在阳光照射下显得五彩缤纷。
黄龙本部,雪宝顶、红心山和丹云峰三大山组,雄峙区周,呈南、北、东三角鼎立之势。向西,与牟尼沟部分的扎尕山遥遥相望,构成岷山主峰区段的壮阔风景。仅雪宝顶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就有7座,其中雪宝顶、雪栏山和门洞峰发育着数条现代冰川。
黄龙岩溶峡有良好的发育,由22条主要溪沟分别汇成涪江源注入岷江,其中以涪江云峡最具特色。丹云峡起于玉笋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千米,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1000-2000米,峡内空间曲折,景点繁多,峰谷簇立,林木蔽天,泉瀑飞泻。尤其到了秋天,满山红叶,似丹云满峡,构成一幅巨长的中国山水画卷,故名丹云峡。
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顶、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00米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呈梯田状排列。主景区黄龙沟,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人间瑶池”和“中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