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誉。其造型之巧、意境之美、神韵之妙,堪称大自然的“大手笔”。武陵源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景区。1992年12月,武陵源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武陵源”作为风景名胜区名称,始于1984年。湘西籍著名画家黄永玉向湖南省政府提议将张家界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三个风景区统一管理,并命名为“武陵源”。该提议专题呈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同意,1985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笔题写“武陵源”,从此武陵源成为三个风景区的统一名称。杨家界风景区因归属武陵源区,并且与三个风景区毗邻,20世纪90年代开发后,被纳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范畴。

武陵源群峰

武陵源属于世界上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3000余座石峰拔地而起,耸立云霄;800多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茫茫峡谷之中。武陵源境内沟壑纵横,绿树茵曼,兽鸟成群;融林、洞、溪、湖、瀑于一身,集奇、秀、幽、吱、险于一体,堪称自然奇观。武陵源石峰数量繁多,其中海拔300米以上的石峰有3103座。

武陵源境内壁险谷幽。在连绵起伏、跌宕错落的山岭中,峡谷幽壑纵横交错。金鞭溪、神堂湾、百丈峡、十里画廊等,是众多峡谷的代表作。武陵源地下水丰富,形成地下暗河、阴潭,因岩层各,形成了溪、河、泉、瀑、潭等多种水体。地面水径流以溪河为主,有34条,其中索溪最长,全程68千米;大瀑布21处,其中天悬白练瀑布从九天飘落,落差达200米。较大泉水有29处,境内湖有3个。

武陵源天悬白练瀑布

在武陵源景区内,观赏峰林的最好景点是黄石寨,它也是由石英砂岩组成。在黄石寨观景台上放眼远眺,数不清的石峰石柱,形成浩瀚的峰林,令人胸怀舒畅。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观为衬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组合景观。

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洞、溶沟、穿洞、地下河、岩溶泉等,主要分布于索溪峪东侧及天子山海拔1100米以上区域;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座,以黄龙洞最为典型。黄龙洞内分两层旱洞和两层水洞,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钟乳石,汇聚成气垫雄伟的洞穴大观。

武陵源黄龙洞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处海拔1334米,是湘西一带重要的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天然植物园”“活化石标本园”,拥有很多珍禽异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金靴溪、黄石寨、鹞子寨、袁家界等6个小景区游览线,已命名景点90多个。

张家界金鞭溪

索溪峪位于武陵源东北部,景区内以军地坪为中心,已开通至各小景区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多条车行游道,全程54千米。景区呈盆地状,四周高,中间低,山丘、川并存,现已开发西海、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等小景区。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源西北部,最高海拔为1262主,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在此揭竿聚义,自号“向王天子”而得名。境内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米以上为发育不成熟的石灰岩层,800米以下为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层,境内峰、峡、瀑、林遍布。

武陵源天子山

杨家界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源西北部,最高海拔为1130米。境内景观雄浑、险要、清秀、幽静、原始,沟壑纵横,溪水常清,植被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