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情重大变化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解放军发起金门登陆战前几天,敌情就已有了变化。蒋介石为了封锁厦门港的出海口,又将其在东南仅剩的最后一个主力兵团第十二兵团从广东潮汕地区撤出,用于增援金门和舟山。

以胡琏为司令的第十二兵团是1949年春天重建的。原第十二兵团是蒋介石在中原的主力部队,其核心部队第十八军原是“五大主力”之一,也是陈诚在内战中的起家部队。1948年12月,包括第十八军在内的整个第十二兵团于淮海战役中被全歼于双堆集,只有副司令胡琏只身逃出。

其胡琏逃回后,奉蒋介石之命在江西重建第十二兵团,下辖第十八、第六十七、第十九军。该兵团召集起从战场上零星逃回和被俘后回归的五六千官兵,以此为骨干,又征集到4万多新兵,很快重新成军。10月上旬,因广州、厦门即将解放,该兵团感到在潮汕处境危险,急切要求撤离。当时设在广州的“国民政府”的“代总统”李宗仁要求该兵团守卫广东,可是胡琏只听命于蒋介石,根本不服从李宗仁的调度。

当金、厦吃紧时,蒋介石命令第十二兵团以第一批舰队载第十八军去厦门、金门增援第二十二兵团,第二批舰队载运第六十七军增援舟山。10月9日起,该兵团第十八军相继在金门登陆,该军除了一个团于10月13日在小嶝岛被歼外,全部集结到金门东部。胡琏兵团的最后一支部队第十九军也于10月23日撤离汕头,船队离港后,胡琏曾要求将其撤到台湾,蒋介石却指令其增援金门。

---
line drawing of a dog

对于敌情这些变化,解放军第十兵团事先已有所了解。10月13日,第二十八军在清查攻占金门北面的大、小嶝岛的战果时,就已经发现被歼的国民党军中有刚从汕头调来的第十八军的主力师第十一师的俘虏,其中包括第三十一团团长。经审问,知道胡琏兵团第十八军的两个师已经全部抵达金门。这一重要情况上报后,部分领导却认为国民党军是要逃跑,对这一不合乎主观意向的客观情况未予重视,还怀疑敌俘供词不可靠。

第二十八军首长和攻占大嶝岛的第八十二师领导当时还相信俘虏的供词,副军长肖锋对原定作战意图有了新的考虑,曾向兵团提出如六个团的船只不齐就不能动手。后因上级强调要抢在胡琏兵团到达前抢占金门,肖锋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身为作战指挥员的肖锋副军长在自己的意见未被接受后,又说服下级坚定信心。负责登岛部队指挥的第八十二师师长钟贤文后来回忆说:“我给肖锋副军长打电话,问是否暂缓发动攻击?肖副军长回答说现在情况不同了,胡琏兵团今非昔比,不堪一击,不必过多顾虑,我感觉他言外之意,我提这个问题是害怕敌人。这样我只好不再说什么。”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10月24日,第十兵团司令部未能根据敌情变化修正决心,仍然下令当晚按照兵团的原计划攻击金门。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根据兵团命令和原来的敌情拟定的作战部署,实际上也只是一个最理想情况下一帆风顺的安排,计划登陆兵力为7个团1.7万人,其中第一梯队三个团8000人。

第二十八军下达的作战命令是:“集中一点在十里宽正面突破,先歼西半部,然后攻歼北太武山之敌。20日23时发起攻击,登陆以后,二四四团切断蜂腰掩护主力首歼金门城之敌,尔后会攻太武山,预定三天解决战斗。”出于这一时间判断,登陆部队大都只带了两天的干粮。

这一部署还强调登陆后即向敌人纵深穿插,未强调巩固滩头阵地。第十兵团指挥部离开同安进入厦门前,叶飞曾找第二十八军副军长和政治部主任交代攻击金门的任务,提出:登陆作战胜败的关键在于首先登陆攻占滩头阵地,待后续部队全部登陆集结之后,才展开向敌纵深发展。后来登陆部队对这一点确实未加注意。

---
line drawing of a dog

然而实战也证明,占领滩头阵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船只运送第二梯队登陆,否则即使攻占了滩头阵地,第二梯队上不来,第一梯队仍然是不能持久的。何况金门岛小,滩头阵地纵深很浅,登陆部队在没有海空掩护的情况下局促于滩头,也会遭到敌人空炮火力的大量杀伤。

10月24日中午,第二十八军领导向兵团领导报告,当晚按讲向金门发起进攻,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立即召开了作战会议。早在10月17日,第十兵团就已经知道了胡琏兵团离开潮汕,去向不明,同时又知胡琏本人已到台湾(据胡琏后来的回忆,他本人于10月17日单身去台湾请示)。

据叶飞回忆,他在会上曾询问胡琏兵团是否已到达金门。参谋人员回答,正在海上徘徊,尚未到达金门。这时电台已经截获了胡琏兵团在海上向蒋介石所发的电报,要求撤向台湾,蒋介石严令其增援金门的电报则未被截获。叶飞认为,趁胡琏兵团尚未全部到达金门之时,发起登陆,攻取金门,是一个战机,如再延误,金门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经过一番考虑后,批准了该军开始攻击金门的战斗。

当时,蒋介石是想以胡琏兵团到金门岛接替李良荣兵团,胡琏兵团的主力第十八军已到,李兵团又没有走,结果新旧部队加在一起总兵力已有3万人以上。解放军按原定计划以3个团8000人作为第一梯队攻击已经是危险万分,何况敌第十九军1万多人又已抵近金门,只是因风浪未能及时登陆。

另外,根据侦察报告已知道胡琏兵团第二梯队离开汕头,即便认为去向不明,也应该想到它可能向金门增援,并考虑一下它到达后将带来的后果。但是当时在连续胜利的情况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宁急勿缓”的情绪,片面强调捕捉战机,金门战斗的失利在这种气氛下终于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