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古宁头

金门登陆战的第二夜即10月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是决定金门战斗命运的关键一夜。当时,在国民党军伤亡惨重、极度疲劳,又已无后备兵力的情况下,解放军如能将第二梯队的4个团运送到金门登陆,完全可以迅速扭转战局,转败为胜。可惜的是,这时解放军第二十八指挥下的第二梯队虽然眼看着金门岛上的战友苦战,却因无船而一筹莫展。
兵团指挥所虽然下令从厦门调集船只,却因国民党的海空军在白天不断地巡逻轰炸,天黑后才调来6艘小汽轮。按照计算,这些汽轮满载一次可运过去一个团兵力,汽船系机器动力,速度快,夜里可往返两次,当夜回来后再装载一个团,有两个团上金门岛增援,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然而调船的过程却很不顺利。
据当事者回忆:这批商船上的人员,觉悟低,怕打仗,我们押船的人一不懂机器,二不懂航线,因此不是“机器坏了”就是“开错”了航线,都在半路抛了锚。结果,至半夜才只有一艘小汽轮和几条木船调到澳头、大嶝岛一带,只够装载4个连的部队。
面对这种情景,第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征求军指挥所内同志的意见说:“究竟是增援还是不增援为好?”有的人说:“我们已经犯了罪,不能再添油式地增援!敌人兵力那么多,增援一两个营能解决什么问题!”有的人提出:“有船不如开过去接回一些人,挽救多少算多少。”肖锋一面要待命的部队准备,一面又请示兵团。
兵团领导这时认为还有挽回局面的一线希望,决定还是派兵增援。于是第二十八军前指派出第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率该团的两个连及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团的两个连增援金门。孙玉秀是第二十八军的英雄团长,已内定担任第八十二师副师长,这次被派遣渡海担负了指挥全部登岛部队的任务。

当夜向金门航渡已非常危险,国民党军派飞机不断在海空上巡逻,投掷照明弹。国民党海军第二舰的旗舰“太平”号率两艘炮舰也于当夜往返巡行于古宁头以北的海面上,拦截大陆来的船只,并不断向大陆和古宁头方向炮击。
解放军第二批渡海的4个连不顾危险毅然起渡,并利用夜幕掩护,躲过了国民党海空军的搜寻。孙玉秀所率的两个连乘坐的小轮船在接近岸边时被炮火击中,但是人员基本平安登陆。第八十七师派出的两个连乘坐木船航渡时因风浪太大,仅有4个排上岸。
解放军第二四六团的两个连于26日3时在湖尾乡一带登陆,上岸后即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随后又向双乳山一带推进,并积极同第一梯队部队联络。解放军第八十七师的第二五九团派出的4个排也于26日3时在古宁头登陆。这时突破口已被国民党军封锁,这4个排只占几个雕堡,随后依托这几个碉堡顽强抗击,打退了国民党军一次次攻击,坚持到26日夜间因弹尽援绝而最后失利。

在这个夜晚,金门岛上的解放军第一梯队不顾经过一个整天苦战的疲劳,利用夜间敌军的坦克、空军不能发挥威力的有利条件,又展开了反击,并以一小部袭击金门县城,主力在岛西北夺取了国民党军的部分阵地,至天亮前又推进到林厝、埔头一线。
凌晨时分,第一梯队的部队看到后续部队登陆支援,第二四四团团长邢永生、第二五一团团长刘天祥和第二五三团团长徐博都向军前指报告,说部队受到很大鼓舞。但是登陆的第二批部队因兵力太少,打开的突破口天亮后又遭国民党军封锁,第二四六团的两个连在团长孙玉秀率领下突出包围,冲到古宁头与坚守该地的部队会合。
10月26日天亮后,岛上的情况又急剧恶化。天亮后,经过休整的国民党军又集中主力,在海空军和坦克掩护下向古宁头、林厝、埔头一线猛烈反扑。据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前指于当天上午接到的报告,第二五一团和第二五三团现存不过数百人。至12时,林厝失守,岛上的解放军部队大都退守古宁头。
26日上午,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司令胡琏赶到金门,和汤恩伯、根本博一起到前线督战。由于其步兵对古宁头久攻不下,他们就要求台湾加派飞机,对村中建筑猛烈轰炸,再用坦克炮和火箭筒抵近逐个射击。然而即使如此,激战至天黑,经3个师的反复冲击,只有几百名解放军据守的这个小村落仍没有攻下来。
26日午后,第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联名以十分悲痛的心情致电岛上的各团领导并转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和船工,电文高度赞扬了登陆部队英勇善战和流血牺牲,同时检讨了领导上错判敌情。电文最后号召,希望前线积极指战员机动灵活,从岛上各个角落,利用敌人或群众的竹木筏和船只,成批或单个越海撤回大陆归建。
当天下午3时许,金门岛上解放军最后一个电台即第二五三团的报话机从古宁头报告:“敌三面进攻,情况十分危急。”扬声器里夹杂着枪炮声,突然一声猛烈爆炸,报话机随即停止了工作。金门登陆部队的报告再也听不到,只能从海边听到对面的枪炮声仍长久不息。
26日下午,国民党军占领了岛西北的大部分海岸线,激战至当天晚间,据守古宁头的解放军部队经两昼夜的苦战,已经难以支持。指战员登陆时随身携带的弹药早已耗尽,从战场上敌军尸体上搜集的弹药也基本打光。而且部队登陆时带的干粮已吃完,多数人已是在忍饥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