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纵队突围过程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1纵队司令员傅秋涛等率领的部分部队,没有参加石井守备战,9日晚就开始突围。8日下午4时,傅秋涛在梓坑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突围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江渭清、吴咏湘、熊应堂、萧辉锡、丁麟章、王槐生等人。

在讨论突围路线时,争论了好几个小时。一种意见主张由原路退回大康王,经铜陵、繁昌之间过江到无为;另一种意见主张向东打,过榔桥,经宁国、郎溪,沿天目山脚到苏南。最后,大多数人认为向苏南突围较有利,可以背靠宁国、宣城,既可能策应军部突围,又可以突围到苏南。

为此,会议决定:老1团打前卫,并将纵队直属特务营的两个连拨归老1团指挥;新1团负责打掩护。等纵队司令部冲出去后,全体指战员在板桥集合,以吹号和三堆篝火作为集合的信号。

下午7时,老1团团长熊应堂率领部队向梅树岭发起强攻。 在强攻不利的情况下,老1团被迫撤退,国民党军第52师像蚂蚁似地压过来,老一团部队乱了起来,只得撤回梓坑待命。晚上10时,国民党军向榜山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老1团和纵队部被迫撤离榜山,退到徽水河以西的长村。

1月9日凌晨,纵队部在长村再次召开会议,讨论部队作战方向问题。会议决定向东突围,经板桥到苏南,决定把突破三接水防线,作为向东突围的突破口。三接水只有52师154团的一个营防守,是个薄弱地带。这里是山区,公路两边是二三百米高的山峰。第1纵队选择三接水为突破口是一个着高棋。

---
line drawing of a dog

新1团遭到国民党军第52师154团第2营的阻击,双方展开激战。新1团占领了三接水以南的山峰。纵队参谋长赵希仲、老1团副参谋长刘世相,率领前卫营的一个连,冲破了国民党军第52师在三接水的防线,过了芜屯公路,到了板桥。

老1团参谋长刘世相率部突围出去以后,国民党军第52师154团从北向南、155团由南向北,对新四军突围部队实施夹击,国民党军很快堵住了被新四军突围部队打开的三接水缺口,并向新四军第1队发起攻击。

当晚,傅秋涛、江渭清再次组织部队向三接水突围,并将老一团重新配置了火力,把大部分机枪调到前面,由江渭清、熊应堂率领打前卫。由于火力集中,国民党军一时措手不及,先头部队一个冲锋就突过去了。可是因冲得过猛,前后失去了联系。傅秋涛为等大部队没能跟着前卫部队冲出去。冲出去的约100余人,有江渭清、熊应堂等。

傅秋涛带着汪克明连夜重新组织部队突围,命令警卫连和老1团4连打前卫。警卫连3个排:一个排是清一色的驳壳枪;一个排是清一色的冲锋枪;还有一个排全部是缴获日本鬼子的步枪。老1团4连原来也是警卫部队,战斗力较强。

10日凌晨3时许,在傅秋涛指挥下,右翼的老1团以战斗英雄3营营长范连飞率部为前卫,重机枪连在两边高山上扫射。到了山口,两边山上敌人的机枪阵地再次封锁住了路口。警卫连在付出重大牺牲代价后,摧毁了敌人的机枪阵地。傅秋涛率部突破了山口,越过芜屯公路,迅速上到了东面的山上。

由于后面的部队没能跟上来,傅秋涛又派人回去寻找。一个多小时后,派去寻找的人回来报告说,突围的山口又被国民党军堵死了。傅秋涛等在山头停留了两天,等待后续突围的部队,但只收拢了少数人,然后继续前进。

一天,在榔桥以东的一个山坳里,意外地和江渭清、熊应堂所率领的部队会合了。一个星期后,又收容了一些人,共有300余人,还有10挺轻机枪,老1团连以上干部仅缺两人,营以上干部缺一人。部队进行了整编,编了一个100余人的步兵连,3个50余人的手枪队。他们走完了20多里长的湧溪坑,上了老虎坪。

老虎坪,位于泾县、宣城、宁国三县交界处,群山绵亘,峰高山险。傅秋涛将步兵连分成30余人的小分队,分别到泾县、宣城、郎溪交界地区打游击,独立自主地各自突围到苏南去。江渭清带领50余人的手枪队在老虎坪坚持斗争;傅秋涛带领10余个人到与老虎坪仅一坑之隔的大斧山。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2月2日,傅秋帮、汪克明等12人化妆离开了大斧山,向苏南突围。2月5日,到了宣城境内,利用过去有过统战关系的青洪帮,绕过国民党军第52师的封锁线,在孙家埠渡河,进入当涂县境内。后来,又摆脱了保安团的追捕,2月10日,傅秋涛等人到达新四军江南部队。

1月29日,江渭清、熊应堂等,绕过国民党军岗哨密布的天目山,到了溧阳县的七里山。阳春3月,江渭清、熊应堂等带领部队渡过长荡湖,到达了新四军第16旅旅部,与傅秋涛会合。

10日拂晓,新1团团长张铚秀率领部队完成掩护纵队部突围任务后,电台也被打坏了。当他们追赶突围出去的纵队部时,天已亮了,突围的道路均被国民党军控制了。新1团接连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张铚秀果断命令部队撤退到徽水河,与尾随而来的敌人隔河对峙。

11日清晨,整编后的新1团1000余人,向大康王转移,在球岭、鹿角山一带遭遇国民党军108师、52师、144师各一个团的联合进攻。战斗中,新1团的代政委也牺牲了,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新1团终于杀出了重围,但部队被打散了。

张铚秀团长带领2营、3营的失散人员约100余人,隐蔽到附近的山上,等待敌人大部队撤走后,绕道青阳到达铜陵、繁昌长江边,2月底渡过长江,到达无为地区。

---
line drawing of a dog

9日凌晨,原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皖变”中任第1纵队副司令员的赵凌波,奉叶挺军长之命,前往1纵队途中被国民党军第52师俘虏,后叛变。赵凌波被俘叛变后,按照国民党旨意,编造假证词,说新四军对皖南事变要负完全责任。

在上饶集中营,带着特务辨认、出卖被俘的新四军干部。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为剿灭皖南一带的新四军,成立了“铜南繁泾绥靖指挥部”,并任命赵凌波为副专员,专门从事策划“清剿”新四军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

1942年5月,赵凌波又打扮成从上饶集中营逃跑出来寻找部队的样子,企图侦察新四军的情况。在其行动中被新四军第7师57团2连指导员董南才认出。新四军第7师副师长傅秋涛,派人将赵凌波押送去无为县北乡大俞家岗新四军第7师师部,并拟送新四军军部审判。

当押送到石涧埠附近时,赵凌波突然向黄洛河敌人的据点奔跑,李务本带领侦察班追捕,赵凌波拒捕,被侦察班当场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