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渡过黄河

10月初,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即,蒋介石急忙和他的谋士们制订了一个详细而又毒辣的作战计划,调集260个团的兵力,挥戈西北,全力“剿共”。蒋介石认为这一计划非常周全,定能毕其功于一役,铲除“共匪”。没承想,张学良把此计划密告中共,同时表示将尽量拖延蒋介石作战计划的实施,并建议红军早日执行夺取宁夏的战役计划。
夺取宁夏、打通国际通道是中共中央的既定方针,早在两个月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已提出。但当时还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战略计划,设想待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黄河结冰后于12月出兵占领宁夏。
在收到张学良密报的同时,中共中央也刚刚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关于提供援助的承诺。不过,苏联政府表示只能从外蒙提供援助,中国工农红军必须夺取定远营,并前伸至外蒙外界接取物资。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提早攻宁,于11日正式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
对于实施宁夏战役,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是持拥护和赞同态度的。会师后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休整和补充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奉命匆匆出发,准备渡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0月23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到达打拉池,与彭德怀率领的西方野战军总部会合。

10月24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红军总部,就当前行动提出如下建议:渡河成功时,九军、三十一军尾三十军后渡河,以一个军向兰州方向活动,以两个军向一条山、五佛寺、宁夏方面发展。这一建议红军总部于25日以158号电令批准。
10月23日晚上,红三十军的偷渡行动并不顺利,船到河心后因遇到浅滩而未成功。24日,三十军又一次开始了渡河行动,担任抢渡任务的是八十八师,这是红三十军的主力师,渡河地点在河包口。夜里11时,担任前卫的二六三团指战员分乘7条大船,10余条小船,借着夜幕和波涛声的掩护,悄悄地向对岸划去。直至红军接近对岸时,敌人才发现目标,张皇失措地开火,二六三团指战员立即予以猛烈回击,并迅速向滩头冲去。
在东岸红军火力的支援下,二六三团一举突破了黄河防线,夺取了滩头阵地,歼灭守敌一个连。二六三团渡河成功后,红三十军主力乘胜前进,渡船日夜不停地来回摆渡,至25日晚全部渡过了黄河,不断向纵深推进,摧毁马家军防线,控制了纵横上百里的沿河地带。三十军抢渡黄河的胜利,为实施党中央“宁夏战役计划”创造了条件。

就在红三十军渡河之际,战场的态势进一步发生了变化,从会宁、静宁、固原一线由南向北进攻的国民党胡宗、毛炳文等部已控制了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不断向北推进。如果敌军推进到黄河岸边,不仅继续渡河的计划难以实现,红军甚至会有被南北两敌夹击的危险。宁夏战役也有面临夭折的可能。
在这样一个局势复杂、关系全局的时刻,围绕着红四方面军其他部队的渡河和打破南敌的进攻及下一步宁夏战役实施的步骤等问题,军委、红军总部和前线指挥员之间有了不同的考虑。 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继续渡河为战略重点还是以击破南敌为战略重点,具体表现在九军是否渡河的兵力部署上;二是渡河部队的作战方向,是向宁夏方向发展,还是向甘北方向发展。由于认识上存在分歧,导致了红军行动步调的不统一。
三十军渡河之后,战局进入第二步。徐、陈按照红军总部158号电令批准的部署,指挥红九军继续渡河。三十军、九军及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渡河后,五军一直滞留在黄河岸边担任守船及监视靖远之敌的任务,后随战局变化,奉四方面军指挥部之令,于11月7日离开河边西进。
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渡河后,毛泽东洞察张国焘消极对待击破南敌,企图转移宁夏战役方向的思想,于10月26日致电彭德怀指出,战役的重点在打胡敌和夺取定远营,提醒注意张国焘有出凉州不愿出宁夏的问题。中革军委在坚持击破南敌为重点的前提下,对红四方面军渡河部队进行了新的部署。
接到中革军委毛泽东、周恩来的来电后,10月27日5时,朱德、张国焘致电徐、陈并报毛、周,转达了中革军委的方针,调整了作战部署。红军总部的这一个作战部署,与此前相比,明显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表态执行中央击破南敌的方针,停止红四方面军渡河行动。二是渡河部队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放弃了向甘北的计划,集中两军兵力和宁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