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山战斗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红四方面军一部渡河后,首要目标是横扫沿岸守敌马步青部,控制一条山、五佛寺等要点,打开北进宁夏的门户;然后进击宁夏南部,直取中卫和定远营,策应红一方面军渡河,执行夺取宁夏的战略任务。 在“打通国际路线”,“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的口号鼓舞下,过河红军不顾疲劳,奋勇进击。

红军渡河前,蒋介石即令骑兵第5师马步青部开赴兰州至靖远间黄河西岸,进行防堵。但在红军的凌厉攻势下,守敌纷纷后撤,甚至与河防总指挥、骑兵第5师参谋长马廷祥的电信联系都中断了。直到26日上午,马廷祥才得知河防于24日夜就已失守的消息。马总指挥决定率部由靖远北湾向景泰撤退,只留少数部队驻守北湾。

10月26日下午,在马廷祥撤离北湾的当天,红三十军一部即到达了北湾。27日,红三十军分兵两路推进,一路由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带领,沿黄河西岸向北挺进,另一路由八十九师师长邵烈坤带领,经碾子湾、石板沟也向北挺进,乘胜追击溃逃的敌人。

---
line drawing of a dog

30日,中革军委电示徐向前、陈昌浩:“九军、三十军暂控眼井堡套路、三塘驿、五佛寺,休息待机。”红四方面军总部移驻赵家水,红9军进至锁罕堡、打控牌一线,配合红30军向退守景泰、一条山、锁罕堡的敌人发起进攻。一条山战斗就此打响了。

一条山,名曰山,实际上并不是山,而是一块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如同一条长长的卧龙,静静地横躺在腾格里大沙漠的南沿。31日,红30军第88师相继攻克杨生财堡子、村东雕堡、盐务局大院和盐仓等据点,占领一条山地区大部村寨,将韩起禄旅的一个团包围在堡寨里。红9军进占一条山以南锁罕堡、打拉牌一线,将马禄旅600余人围困在锁罕堡以北的土围子里。

当夜,红88师一鼓作气,接连打破祁明山旅和韩起禄旅一个团的阻击,攻占了黄河西岸的重要渡口五佛寺。与此同时,红89师分两个梯队猛攻景泰县城。景泰城原是个土堡,只有东西两个城门。但由于守敌拼死抵抗,加上红军缺乏攻城重火器,进攻受挫,只得于黎明时分撤出战斗。

11月1日,徐向前、陈昌浩收到朱德、张国焘的来电,称他们在关桥堡见到张浩,得知苏联的援助物资已经准备就绪,何时到达指定地点,尚待通知。朱、张在电文中指示:“你们出宁夏须有三个条件:一、你们能单独解决马鸿逵、马步青。二、海原战役的胜利。三、从一条山到宁夏露营,查清一般地形、天候、敌情条件。

但一条山前线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是敌我实力悬殊。渡过黄河的部队名义上有三个之多,但人数和弹药却少得可怜。五军,辖十三、十四师,共四个团,三千余人;九军,辖二十五、二十七师,共六个团,六千五百人;三十军,辖八十八、八十九师,共六个团,七千人;骑兵师共二百人马。全军共二万一千八百人。

而红军面对的敌人—马步芳、马步青率领的马家军,共有九个旅24个团三万余人的正规部队。另外还有青海民团近八万人,甘肃河西民团一万余人。全部兵力加起来有12万之多,五倍于红军。马家军多骑兵,不仅弹药充足,装备有轻重机枪和各式火炮,空中还有飞机支援。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这时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据侦察,河东敌人有增兵宁夏的企图。若敌人北控宁夏门户石嘴子,南扼永宁、中卫,不仅会使当前的战机丧失,也将严重阻碍今后河东红军的渡河行动。为此,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军委,建议及早进行宁夏战役。若主力不能迅速渡河,已渡河部队先向大靖、古浪、凉州发展,必要时再转回接应主力过河。

见红军突破黄河防线,大有西进直取宁夏之势,蒋介石暴跳如雷,立即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统一指挥所部新2军和马步青的骑5师,围堵红军河西部队。马步芳命令骑兵第2旅旅长马元海为前敌总指挥,骑兵第1旅旅长马彪为副总指挥,率所部及民和、互助等县民团共16000余人,增援一条山。

2日,敌增援部队在马元海的指挥下,由寺儿滩向红30军一条山阵地发起猛攻。这是红军西渡黄河后,第一次与马家军大规模的正面交手。与以前对阵的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马家军采取步骑集团进攻的战法,骑兵可以在平川、丘陵地带迅速机动,辗转奔袭,尤其对行进间的红军步兵,发起突然的集群冲锋,具有相当大的威胁。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随着马步芳的大量援军进抵一条山,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变。红军并不具备在短时间内打垮当前之敌的实力,若与敌对峙待机,又面临着地形、生活等诸多不便久留的困难。徐向前、陈昌浩认为必须尽早定下河西部队的行动方向,绝对不能在此地与强敌消耗下去。二人致电红军总部和中革军委,提出“我方决先向大靖、古浪、平番、凉州行,而后有必要时,再转来接主力过河。“

3日,马元海所率增援部队与一条山地区的马步青部会合,决定由马元海任总指挥,马廷祥任副总指挥,重新部署兵力,以三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分三路向一条山猛攻。红30军第88师奋勇迎敌,以少胜多,一连击退了敌人的六次冲锋。一条山之战,整整持续了四天,马家军损兵折将2000余人。红军虽然取得西渡黄江后的一场大胜,但自身伤亡高达1000余人,与敌打成胶着对峙状态。

就在需要明确渡河红军行动方向的关键时刻,11月3日,中央书记处接到共产国际书记处来电,称:现已经决定不采用从外蒙帮助的方法。同时,我们正在研究经过新疆帮助的方法。如果我们将大约一千吨物资运到哈密,你们能不能占领甘肃西部前来接运?共产国际改变援助地点的这份电报对确定红四方面军渡河部队的行动方针,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4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红军总部,汇报关于一条山地区敌我态势善,并提出在宁夏战役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放弃现地区,集兵出大靖、凉州方面的意见。11月5日,红军总部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同意放弃一条山地区。根据红军总部的指示精神,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制定了《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并报告了部队的行动纲领和具体部署。

《平大古凉战役计划》虽然在打通苏联,争取援助,创造巩固抗日新局面的战略目标上与宁夏战役计划有相似的地方,但在战略方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北攻宁夏改变为西进河西。在兵力部署上有了新的变动,由原来的一、四方面军合力共取宁夏,改变为红四方面军渡河部队独立“打通苏联、外蒙、新疆“。

红军总部对这一战役计划表示赞同,于6日复电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同意执行。 13日,中央致电共产国际,通报了西路军西进新疆的计划,明确要求共产国际确实无误地准备从新疆接济物品。11月15日,中央军委正式复电西路军:“同意你们向凉州进“,”新疆接济正准备中“。就这样,渡过黄河的红四方面军部队遵照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的指示,在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挥戈西进,踏上了无比艰难而又异常悲壮的河西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