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永昌、山丹根据地

九军古浪失利后,西路军下一步行动方针又成为突出的问题。围绕西路军的行动方针,首先在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中产生了严重分歧。
陈昌浩对停止西进,在永昌、凉州一带建立根据地蛮有把握,劲头十足,徐向前则不以为然,说:“现在得好好估计形势哩!9军被搞了这一家伙,马家军整天进攻我们,毛炳文又要西进,形势和过去大不相同,弄得不好,我们还得吃亏。”
陈昌浩漫不经心地说:“现在是形势大好,马家军被我们基本击溃,有什么可顾虑的?”听了这话,徐向前顿时火冒三丈:“什么叫‘基本击溃’?基本击溃敌人有个标志,就是我们转入进攻,敌人转入防御。现在恰恰相反,敌人在进攻,我们在防御;敌人是优势,我们是劣势;敌人有后方,有补给,我们没有。”
结果,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徐向前回忆道:“和陈昌浩共事几年,我从来没有与他面红耳赤地争吵过。这次破了例,吵得很凶。争来争去,陈昌浩拿‘尚方宝剑’压人。他是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我拿他没办法。陈昌浩认为我是‘右倾机会主义’观点,事后曾找军政委员会的成员做工作,准备召开会议,向我‘开展斗争’。
就徐向前与陈昌浩的分歧看,各自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完全可以进一步沟通解决,但作为主要领导人的认识不统一,难免会给西路军今后的行动投下阴影。

对于西路军的行动,党中央与张国焘所在的红军总部的看法是有分歧的。红军总部主张迅速西进,17日电示西路军:“你们兵力应相当集结,以迅速打通远方为要着。“16日,朱德、张国焘还致电中革军委,”认为我西路军已无再东渡可能,他们只有占领永昌、凉州地区,与新疆办好外交,背靠那方“。
对于西路军和红军总部的请示,中央考虑了以下原因,及时予以答复。一方面共产国际决定改变援助地点后,正在研究经过新疆帮助红军的方法,援助送达的时间、方式等都没有明确。所以,在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明确答复的情况下中央难以贸然同意西路军主力迅速西进。另一方面,河东战局正处在紧要关头,即需要西路军的战略策应,也有待于观察战后局势的变化,让西路军保持向东的回旋余地。基于以上因素,中央给西路军提出了“在现地区留住一时期“的作战方针。
11月18日,周恩来从陕北赶到环县洪德城,与朱德、张国焘见面,详细研究了西路军问题,使红军总部与中央的意见达成一致。19日,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就西路军行动方针提出意见:你方须在甘州以东建立根据地,决不可将主力位置于甘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
因此,中央和红军总部对当时西路军的行动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共产国际同意给西路军以帮助,但反对西路军进入新疆;第二,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提出西路军的任务是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保持战略向东的回旋余地。第三,以一部夺取甘州、肃州至安西一带地区,控制安西通哈密的交通,做好接受援助的准备。
在确定了建立根据地的任务后,西路军坚决按照中央的指示,克服困难,在东起凉州西北之四十里铺,西至甘州附近三百余里的狭窄地带一线摆开,为在河西走廊创造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而艰苦奋斗。

这时,蒋介石调集毛炳文部西渡黄河,向古浪前进,胡宗南也派杨德亮补充旅进抵凉州一带,既作为二马的预备队,进行战略支援,防止西路军东返;又对二马施压,督促和逼迫二马向红军进攻。
12月初,蒋介石又派朱绍良乘飞机到达武威督战,催令马步青限期攻下永昌城,于是马步青在武威新城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向红军发动进攻。这样,敌人以10多个团的正规部队和大批民团,与红军在永昌等地展开了激战。
永昌、山丹位于河西走廊蜂腰部,两城相距200余里。西路军屯兵永凉地带,南迫青马,北镇宁马,像是在甘、青、宁马家势力之间钉进一个楔子,因而,原来答应对西路军采取妥协让路方案的马步青,后来也改变态度,加紧了同马步芳联合,共同进攻红军。

凉州西四十里铺战斗。四十里铺位于永昌与武威之间,防守四十里铺的是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委郑维山率领的二六三团和二六五团。11月22日,敌人以五个团的优势兵力向八十八师进攻。战斗开始后,一时间,四十里铺尘土飞扬,数不清的马家骑兵、步兵掀起了滚滚的烟尘,从四面八方扑来。
敌人以民团为先锋,以正规军和重火器为掩护,向红军发动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激战到午后,红军守卫的土堡被攻破,危急时刻,郑维山亲自带100余人的手枪队冲进了敌群,展开白刃拼杀,敌人阵脚顿时大乱。红军趁势反攻,将冲入土堡内的敌人歼灭。
战况持续到第三天,双方拼杀更加激烈,红二六三团的一连人马全部拼光。到了最后,郑维山率队出击,在野外马马家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白刃战。在八十九师一部的支援下,最终将敌击溃。晚上11时左右,红军放弃了四十里铺及其附近各堡寨,向永昌方向靠拢。红军毙伤敌2000多人,自己也伤亡二三百人。
永昌保卫战。12月2日,马元海集结敌军主力,利用红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弱点,集中力量向永昌县城及周围红军阵地猛攻。守城的八十八师顽强抵抗来犯之敌,给敌以重大杀伤。12月7日,敌人又向城东十里铺至二十里铺的沈家庄等地进犯,红九军二十七师将敌击退。
12月6日午后,敌人进犯红军在永昌东关邬家油房的一处据点。红三十军一部在邬家油房、财神楼及东水泉北海子一带防地制高点据守一昼夜,终因敌人反扑猛烈,在毙伤敌100余人后撤出战斗。红军伤亡100余人,红军东关、东水泉据点失守。
山丹保卫战。山丹位于永昌西北部,处于河西走廊中段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11月21日,红三十军攻占山丹县城,后由红五军接替了三十军防务。在这段长达一月之久的时间里,红五军无日不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鏖战,在大佛寺、红沟、野猫山、城北暗门滩等地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给敌以沉重的打击,但红军也伤亡惨重,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就这样,西路军与马家军在永、凉一带无日不战,虽然取得了数次胜利,但是并没有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在一个月时间里,为完成中央创建根据地的指示,西路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英勇顽强作战,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击毙击伤敌6000余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人员也由过河时的21800人减少到15000人。
程世才回忆说:“我仿佛是第一次感到这个地区是如此狭小,这儿决非长久立足之地。而敌人抓住我军兵力分散的弱点,死死地缠着不放。“李先念说:”西路军在凉、甘之间停下来创立根据地,且在西进还是东返的问题上犹豫徘徊了一个月,虽有客观原因,但却是一个很大的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