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山铺阻击战

脚山铺,一个湘江岸旁本不起眼的小村庄。据《全州县志》记载,明朝时在全州地区设置陆路官道十五铺,脚山铺因设在山脚下而得名。该地距全州仅15公里,距界首约25公里,桂黄公路贯穿而过,是国民党军自全州南下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军阻击敌人、屏障渡江的咽喉要地。
按照原计划,全州是我军在湘江边建立屏障的第一选择,但由于时机延误及湘军迅速南下,国民党湘军于27日先于红军进驻全州,红军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在脚山铺布设防御阵地。按照前期部署,红一军团主力作为第一纵队,负责湘江右翼防务。
在脚山铺勘察完地形后,军团和师领导研究决定由红2师第4团占领公路及两侧正面阵地,第5团占领公路以西阵地,两团加紧构筑工事,等红1师抵达再将其部署在公路两侧。当时,红2师的师长是陈光,政委为刘亚楼。
盘踞在全州的国民党一部是刘建绪率领的湘军,其此次进攻部队共有3个师15个团,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远胜红军,且湘军素来被认为是国民党各路军阀中作战最凶猛、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当时盛传“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的说法。因而湘军自认为把握十足,妄图一举击溃红军。

枪声在11月29日凌晨打响。刘建绪派遣4个师兵力倾巢而出,当时刘亚楼正在脚山铺左侧一个叫黄帝岭的山坡上布设阵地,头顶上敌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十几架飞机黑压压地循环俯冲轰炸扫射。飞机刚过,敌军又用大炮开始了新一轮狂轰,不断倾泻的炸药几乎覆盖了小山包的每一寸土地。
坚守正面阵地的红4团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是一支参加过南昌起义,也历经过湖南暴动洗礼的“铁军”。4团团长耿飚是一个刚满25岁的湖南小伙,却已经有了6年党龄和丰富的从军经历,他历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9师参谋、师干部教导队队长和作战教育科科长,曾参加过历次反“围剿”和漳州战役等重大作战任务。
一阵狂轰滥炸过后,敌军一边向山坡盲目放枪,一边慢慢向上爬来,发觉山头上没有了动静,以为红军大部分被“消灭”了,于是胆子大了起来,指挥官带头挺直腰杆,停止了射击,如饿狼般向红军阵地猛扑过来。其实,敌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红军战士们的视线中,他们正按照指挥员的要求在工事中静静等待着开火时机。
突然,枪声四起,红军阵地腾起无数条火龙射向敌人,敌人始料未及,死伤大半,退了下去。刘建绪重新动用飞机大炮,同时下令向红军阵地投掷燃烧弹。一时间,阵地被烈火席卷,敌人见红军陷入火海,便以为红军失去了战斗力,再次组织力量蜂拥而上。待敌人靠近时,我方将士依靠手榴弹和步枪顽强回击。
就这样,双方互不相让,几个回合后,天黑了下来,敌人只得暂时放弃行动,向全州方向撤退。30日,天刚蒙蒙亮,红1师师长李聚奎和政委赖传珠带领1师主力赶来支援,进驻了米花山和怀中抱子岭阵地。

林彪和聂荣臻决定1师2、3团阻击,一团为预备队,2师4、5团阻击,6团为预备队。30日的战斗空前紧张。敌人动用了更多的飞机大炮,更加汹涌的弹浪嘶吼着扑向红军阵地,经过一夜抢修的阵地工事也在疯狂的打击下严重损毁。
当天下午,由于力量悬殊太大,红1师所在的米花山阵地失守了,军团指挥所也被迫转移。敌人占领红军左侧阵地后,向着红军各阵地发起了更加猛烈的炮击和集团冲锋,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增援敌军的加入,战斗的天平不断向敌方倾斜。一直在公路西侧尖峰岭坚守的5团被迫放弃了第一道和第二道工事,只得退守到最后一道工事。
5团政委易荡平是耿飚的湖南老乡,曾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此时他的手下仅有2个连队,但他没有退缩,仍然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不幸身负重伤。敌人叫喊着“抓活的”冲杀上来,见此现状,易荡平想到的是决不当俘虏,当即命令警卫员向他开枪,警卫员含着泪水不肯。易荡平把枪夺来,没有丝毫犹豫开枪自尽。
随后,尖峰岭失守,整个脚山铺只有4团阵地仍存,5团剩余的战士被迫转移到4团阵地,4团阵地不得不面对三面受敌的严峻局面。原本4团指挥所处在较为安全的后方阵地,但随着敌人的逼近,前沿与后方的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团长耿飚亲率4团1营与敌人拼杀。团政委杨成武正率领2营与敌军激烈战斗,看到1营阵地有失守危险时,急忙率领2营通信排赶去支援,却因敌众多寡,陷入重重包围。
混乱中,杨成武的右膝盖被子弹击中,瞬间血喷涌而出。此时,5团5连指导员陈坊仁和4团2营副营长黄霖见形势危急,第一时间带人冲上去,拼死将杨成武保护在身后。敌人的进攻越发猛烈。友邻1团和5团阵地接连失守后,4团压力陡增。很多敌人从公路两旁直接冲杀过来,越来越多的山头被敌人占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逐渐增大,但中央纵队仍在渡江期间,任务尚未完成,红军指战员们必须拼死坚守。形势越来越危急,战斗越来越激烈,随着更多的敌人冲到阵前,穿插在我军战士中间,使原本分明的敌我界线不复存在,红军建制被迫分散,各团被敌人完全割裂,甚至团指挥所也近距离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敌人火力凶猛,红2师不得不将预备队投入战斗,但仍改变不了战场局面,只得且战且退。此时红军战士已伤亡三分之一,但任务尚未完成,他们在黄帝岭与敌人继续厮杀。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夜幕终于降临,敌人的攻势有所减弱,红军趁机撤到珠兰铺、白沙一带。
此时,我军兵力损失严重,已不足以支撑长期防御,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在脚山铺附近向军委发出电报,说明难有固守的绝对把握。12月1日凌晨1点半,朱德总司令向红一、三军团下达“关于消灭由兴安、全州进攻之国民党军与钳制桂军和周浑元部追击”的命令,要求各部队不顾一切牺牲,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
1日上午,红一军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敌人瞄准了1、2师结合部,重点猛攻3团阵地。他们疯狂突进,一时间突破四五里,并迂回包抄,把3团两个营给卷进包围圈,其中一个营奋勇拼杀,突出重围,与1、2团汇合,但另一个营由于方向识别错误,反而更加深入敌群,只有少数几个人最终突围。
敌人的冲击甚至危及了红一军团指挥部。当时指挥所在一个山坡上,正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敌人已经端着刺刀上来了。聂荣臻赶快命令军团指战员就地展开对敌抗击,同时确定一个相对安全的山隘口作为临时驻点。由于措施得当、撤退及时,军团部并未遭到严重损失。
这场战役,红军打得格外艰难,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据经历者回忆,在离开脚山铺战场时,林彪、聂荣臻、左权等军团领导亲自为阵亡战友安葬,他们个个表情凝重,向牺牲的战友默哀致敬,连一向有泪不轻弹的林彪望着遍野尸骸也不禁泪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