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天工美物:名瓷中的匠心闪耀(3)

五大名窑各自精彩(6件)

宋代瓷业已经十分成熟,瓷器成为最常用的生活用品,既有巅峰水准的五大名窑,也涌现了杰出的民窑精品。宋瓷整体造型修长秀丽,呈轻盈匀称之姿,力求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纹样上去繁取简,呈现简洁素雅之态;釉色崇尚自然天成,追求清新雅致。青瓷依然是宋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瓷器釉面开片是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在焙烧后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它本属于釉的一种缺陷,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其错落有致、生动自然的美感,造就了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

汝窑、官窑、哥窑釉面常见自然开片,钧窑则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创造性地烧造出铜红釉。 宋代瓷器共有 6 件珍品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序列,其中故宫博物院 4 件,即北宋官窑弦纹瓶、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虎豹纹瓶;定州市博物馆 1 件,为北宋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吉林省博物院 1 件,为北宋官窑贯耳尊。

宋代官窑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多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也没有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打破一下单调。北宋官窑弦纹瓶,体态特点是长颈、圆腹、高圈足,颈至腹部凸起 7 道弦纹,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此器型也俗称为穿带瓶,陈设器,一般摆放于专门的架子上,为了稳周而在圈足上开孔缚带以达到固定作用。

官窑弦纹瓶,北宋,现藏故宫博物院

官窑弦纹瓶通体施粉青釉,釉层肥厚,釉面满布纵横交错的开片纹。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用凸起的弦纹作为装饰,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另一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官窑文物,即吉林省博物院藏北宋官窑贯耳尊仿制的则是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

官窑贯耳尊,北宋,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涂酱色釉,刻划数目字“三”。“出戟”装饰最开始主要出现在铜器上,即在器物的颈、腹、胫的四周装饰扉棱,后来也被用到玉器、瓷器等材质上。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以现存实物推测,器底所刻数字越小,器形越大。钧窑陈设用瓷器中,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较少,目前全世界所见仅约 10 件左右,此尊风格古朴、庄重,应当是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北宋,现藏故宫博物院

钧窑瓷器以瑰丽多彩的釉色而著称,有天青釉、月白釉、天蓝釉加紫红釉,以及千变万化的窑变釉等,这件器物为月白色釉。窑变是因窑内温度的变化,导致瓷胎表面釉色的不确定变化,依据清代《景德镇陶录》的说法,瓷器窑变的结果在于天工和人巧二者的结合,再有经验的窑工也不可能完全控制。没出窑之前,瓷器的釉色和光泽都不能最终确定,所以有“钧不成对,窑变无双”的说法,不过人们喜爱的也正是这份机缘巧合下所得的美物。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淡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式炉),造型仿汉代铜器。直口平底,口径和底径相若,下承以三足。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莹润光洁,釉面开细碎纹片。它周身装饰有弦纹,外底有 5 个细小支钉痕,可见为保证器物底部釉色,其烧造方式为支钉烧造。冰裂纹是汝窑青瓷釉面的一大特色,顾名思义,这种裂纹形态酷似冰面裂开的效果,呈现破碎的美感。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现藏故宫博物院

据文献记载,汝窑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时间在北宋晚期,学者推测大概只有 20 年或 40 年。由于烧造时间短,产品流传至今的不多。在公开资料中,汝窑传世品不足百件,而且多为小件。已知传世汝窑三足樽就更少了,仅 3 件,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和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1969 年出自定州市净众院塔基地宫。这件器物为细长颈,颈中部出沿,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瓶的一侧高昂着龙首短流,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缕龙须。器身上腹刻缠枝花卉,下腹刻仰莲四重。刻花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花纹层次丰富而清晰,整体感强,具有浅浮雕效果。这在多为素面无饰的净瓶文物中并不多见。这件器物造型售秀,装饰华丽,堪称定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北宋,现藏河北定州博物馆

净瓶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东晋法显的《佛国记》中,是僧人云游四方时随身携带,用之来存水以备饮用及洗手用的,又名军持。净瓶还是密宗的重要法器。元代时,净瓶在中国已成为供器。现存图像版画资料中,至元六年(1340) 刊刻的《金刚经注》中有一套朱墨套色图文,图中有佛教人物和供桌,桌上便有“五供”---一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净瓶。

定窑产品以小型器物为主,大器十分少见。这件净瓶的体型巨大,高 60.9 厘米,很难随身携带,应该不是用于僧侣日常生活,而是特地为宗教法事制作,或是作为供器专门放置在香案上。 宋代北方民窑也精品频出,登封窑珍珠地划花虎豹纹瓶即为代表。瓶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表面施白色化妆土。外壁刻划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翘尾,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周边衬托有洞石、芭蕉,近底处还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故称“珍珠地“。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虎豹纹瓶,宋,现藏故宫博物院

化妆土是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如同给瓷器打上粉底,作用是掩盖较为粗糙的胎质,使釉色“上妆”后更鲜艳。宋代北方窑场开始模仿金银器制作工艺,使用化妆土工艺并且辅助剔、刻、划、戳印、镶嵌等工艺,代替了金银器的捶、凿、刻等工艺,成为当时陶瓷装饰的先锋。此瓶上的珍珠地装饰手法,就是取材自金银器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