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70 年代关于中山国考古发掘的成果中,有大量直接体现战国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文物。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是齐国、燕国、赵国领域之间的一个由鲜虞人(古称北狄)建立的小国,因城里有山得国名。中山国建立后,鲜虞人在思想、文化、艺术方面与华夏文化逐渐融合,集游牧民族剽悍雄健的传统与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于一体,形成了其独有特色。
中山国一度强盛,曾于公元前 323 年与燕、韩、赵、魏“五国相王”。中山国出土的礼器、建筑还保持着游牧民族文化特征,但其文字、器物和墓葬又与华夏相同。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中山王厝铁足铜鼎和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这两件重量级文物正是这种先秦民族融合文化现象的代表。
两件镇国之宝皆于 1977 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厝墓,中山王厝铁足铜鼎是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为中山国祭祀用的礼器,该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高 15 厘米,腹径 65.8 厘米。当然其最具史料价值之处在鼎身铭文,该鼎外有铭文 77 行 469 字,是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
铭文记载了重要历史事件,即公元前 314 年燕王哙让位之举引发国变,齐宣王趁燕国内乱率师征燕,这一期间,中山国也趁火打劫,参与了齐国伐燕之役,夺取数十座城池,扩大盟土数百里。铁足铜鼎的铭文长度在所有金文中仅次于毛公鼎,构字秀丽,刀法娴熟,而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当时的出土文物中也非常罕见。
平山出土的一系列中山国铜器铭文中,发现大量关于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色彩。不过,另一件中山国珍宝,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则体现了不同于中原同类器物造型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发现时案面已腐朽,仅存案座。方案底部由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和四龙四凤组成案身,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而精巧。
虽然龙凤都具有华夏文明色彩,但中山国的四龙四凤方案的结构设计都与中原器物不同,龙凤皆以静为基调,显得非常温驯,与梅花鹿相得益彰。这种中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在南方楚国也很常见。同样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目录》的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则给后人展现出南方楚文化中“龙飞凤舞”与巫文化的结合。
人物御龙图帛画于 1973 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为丝织品帛上的绘画作品,内容具有神话色彩。画面上是一位衣袂飘飘的男子侧身直立,他腰佩长剑,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画中之龙首部高昂,龙尾翘起,身平伏,略呈舟形。龙尾上端还立有一只圆目长喙,仰首向天的鹭,画风飘逸潇洒,可能是描绘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
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龙凤帛画类型与人物御龙帛画相同,皆以帛画作为引魂升天的铭旌,只是龙凤帛画的主人是一广袖长裙,侧身而立的中年女子,她双手合十如祈祷状,头顶上是一只正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左侧有一条向上升腾的龙。
这两幅龙飞凤舞的帛画都是古人出殡时使用的一种旌幡,又称非衣帛画,是华夏文化与南方民族习俗融合而成的楚文化特色体现。先秦时期,荆楚一带巫风盛行,故而有学者推测,龙凤帛画里的女子并非墓主,而是沟通人神世界的巫女,正虔诚恭敬地为墓主祝祷。龙凤是华夏民族神话里的瑞兽,在这两幅帛画中,它们与荆楚地区巫风结合,也显得毫无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