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是宋代绘画的重要内容和题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宋代涉及雪景的传世画作至少有 50 余幅。北宋绘画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雪”视作山水画“冬题”的重要内容,并将之归纳为“寒云欲雪、冬阴密雪、冬阴霰雪、朔风飘雪、山涧小雪、回溪远雪、雪后山家、雪中渔舍、踏雪远沽、雪溪平远、风雪平远、绝涧雪松、松轩醉雪”等诸多类型,可见其表现内容之丰富。
在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中,就包括两幅描绘雪景的佳作,分别是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和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梁师闵,字循德,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宋徽宗时官至左武大夫、忠州刺史。工诗文书画,尤擅花鸟翎毛。此卷为梁师闵的传世孤品,描绘严冬时节的沙渚平川,坡石竹枝已尽为白雪覆盖,丛丛干枯的芦草在阴沉晦暗的背景下瑟瑟隐现,清寂之中,一池湖水尚未封冻,两只??(有学者考证为赤麻鸭)在沙洲上相互依畏,一对鸳鸯于寒波中游水嬉戏。
在画作之外,《芦汀密雪图》还一个重要看点。宋徽宗赵佶时,对宫内书画旧藏进行重新装裱,并亲自题写标签,世称“宣和装”。其装裱格式为:卷前有绫天头和黄绢隔水,骑逢处押朱文“御书”葫芦形印。隔水上有赵佶亲书题签,签上押朱文双龙图案印,另在本幅与后黄绢隔水上铃“政和”“宣和”骑缝印。后黄绢隔水与拖尾纸上押“政”“和”朱文连珠印,押尾纸正中抑九叠文“内府图书 之印”大方印。以上徽宗印玺共计七处,世称“宣和七玺”。《芦汀密雪图》的装裱风格正是人们“宣和装”比较完整的模本。
《渔村小雪图》是一幅表现冬日盛景的山水图,此画采用水墨渲染的画风,笔意清秀雅致,将青绿与水墨融为一体,采用长卷的形式描绘出一幅白雪皑皑的峰峦叠嶂的苍茫水色之景,画出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
《渔村小雪图》的作者王诜出身勋贵之家,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彬之后裔。熙宁二年(1069),他三十多岁时,神宗将自己的妹妹、英宗的第二女蜀国大长公主嫁给他。但二人婚后不和导致公主抑郁病逝,加上元丰二年(1079),苏轼攻击王安石新政遭到贬放,他因与苏轼交好受到牵连,先后贬逐均州、颍州等地。直到元丰八年,才得回京居住。
《渔村小雪图》便创作于王诜被贬之后,是一幅以描绘渔民生活为题材的雪景山水画卷,被认为最能代表王诜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和特色的作品。 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江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整幅画面景色优美,画家不仅巧妙地通过描绘皑皑白雪、素裹银妆的山峦、古树枯杈和似乎已经凝结了的江水等具有冬天特征的景物,以及笼罩着这些景物的轻雪薄雾,营造了初冬季节天地间萧索肃穆的氛围,体现了这个季节大自然独具的美感,而且具体刻画了渔夫们搬罾、张网捕鱼和文人士大夫赏雪对酌的情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与自然相融统一的密切关系,在人的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中追求诗的韵味和情趣。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唐代山水画开始脱离人物背景的地位,出现青绿、水墨山水画并立的局面,“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是指李思训所创,用泥金、石青、石绿三种颜料作主要色彩的山水画。《渔村小雪图》以水墨为主,吸收唐以来青绿山水的画法,“不古不今,自成一家”,表达出王诜“不以平阳池馆为恋,而乐荒闲之野”的情怀。惠孝同曾以四句话概括此卷:“刻画严谨,笔墨精练,气象浑成,韵致深远。”可谓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