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音乐、舞蹈:还原隋唐盛世生活(5)

晨钟庄严胡乐曼妙(4件)

音乐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是调动情绪和活跃气氛的法宝,唐人生活中充满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据说唐景云二年(711) 唐睿宗李旦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他醒来想到兄长李显建造的、位于西安下马陵一带的道观景龙观里还没有镇观之宝,遂下令铸巨型钟,由他亲自题词监工,并取名为景云钟。大钟造成后高 2.45 米,口径达 1.65 米,重 6 吨,钟身鹤飞龙翔,有“天下第一钟”的美誉。李旦曾盛赞钟声的纯净和优美,如凤凰般啼鸣,即使在风雨交加时也能划破长空。后来,景龙观更名迎祥观,以保存这口富有神话色彩的“景云钟”。

景云铜钟,唐,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据说景云钟每天报时撞钟时,全城都能听到清亮悦耳、犹如凤凰鸣叫的钟声。它是存世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明万历十年(1582),景云钟被迁至西安钟楼。20 世纪 50 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过录音,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就来自景云钟。老西安人所熟悉的西华门报话大楼的整点报时,也来自景云钟。2002 年,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景云钟被收录进《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如果说悠扬的钟声代表了唐王朝的庄严肃穆,是昭告天下的时代强音,那么唐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则是唐玄宗个人痴迷音乐的一个写照。唐人南卓撰《羯鼓录》记载,玄宗曾与宋?讨论乐器,提到什么是最好的鼓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即用青州石末与鲁山花瓷制作的鼓为最佳。 这鲁山花瓷鼓究竟是什么,一直是个谜。

20 世纪 70 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赴河南鲁山调查窑址,发现了黑釉花瓷腰鼓残片,其特征与故宫博物院藏黑釉蓝斑腰鼓完全一致,从而证实了这件瓷腰鼓确系河南鲁窑制品,也就是文献中提到的这种鼓。

唐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鲁山窑花瓷腰鼓)为长形,两头粗中腰细鼓身凸起弦纹 7 道,通体施黑釉,在匀净的釉上点缀了几十块蓝色彩斑,人为制作出不规则的斑斓之美,于 2013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花釉瓷器又称“花瓷”,创烧于唐代,其艺术特色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的斑点。花釉瓷器是我国运今发现最早的窑变釉瓷。

鲁山窑景釉蓝斑腰鼓,唐,瓷器,现藏故宫博物院

腰鼓多为木腔,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被收进唐乐,宋代依旧流行。中国瓷器工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瓷制乐器却非常少,究其原因,或许因为瓷质易碎,制造成本也高。长沙窑出产过瓷笛,德化窑也有竹节式的白萧产品,有瓷窑生产过瓷编磬,但极为少见。

鼓是陶瓷乐器中的大宗。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鼓。瓷器诞生后,瓷鼓也应运而生。说是瓷质,其实只有鼓腔为瓷,鼓皮依然是动物皮。存世的瓷鼓文物中,只有几件保存完整的标准器,唐鲁山黑釉蓝斑腰鼓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皇帝到普通百姓,唐人爱音乐,例证不胜枚举。有两件形制相似的唐三彩俑设计理念十分独特,它们都在骆驼上塑造了一队自由欢乐的乐队,分别是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和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二者都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目录》。

“唐三彩”这个名字是后人对唐代墓葬中由绿、黄、褐三色烧制而成的陶器的一个称谓。唐代手工业和陶瓷业繁荣发展,才让这种二次烧制的技艺有机会成功,贵族厚葬之风又给它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唐三彩的出现和成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条件。而在随葬三彩器中,以马俑和骆驼俑最为盛名。 唐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上驮载了 5 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 4 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

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陶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上更是有8 个乐舞俑,7 男乐俑和 1 女舞俑。男乐俑面朝外盘腿环坐于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萧7种乐器,全神贯注地演奏,达到忘我境界。女舞俑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微上扬,神态优雅,亭亭玉立于 7 个乐俑中间,轻拂长袖,边歌边舞。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陶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