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唐代古法,下启宋代新风:五代诞生的稀世画作 (4)

南派山水代表作(1件)

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般的崇拜与敬畏----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对于无法亲身游历水间、体味山水之乐的人而言,“卧游”山水何尝不是一番别样的体验。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古人想体悟远方名山大川的美景,有时需要依靠观画来实现心灵漫步。

在中国艺术史上,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最丰盈的年代,形成了南北两派截然不同的画风。非宫廷画家,但被南唐中主召至宫中合绘《赏雪图》的董源,无疑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创者。这位开鼻祖的正职是北苑副使,负责营理皇家茶场,一个业余画家名声能为中主所知,可知其艺术造诣之高。 最为人称道的当属他笔下的平远山水,宋代宫廷收藏董源作品 78 件,传世寥寥。《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为董源如今仍能见到的传世山水之作,前者更是被学者认为是这三幅画中的“祖本”,在长达 3 米多的画卷上,江南夏天美景一览无余。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局部),五代,董源,绢本水墨设色,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展卷右起,从画卷一端平移到另一端,山水景色次第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水面,小小渔船上,一渔人似在悠闲作业,视线慢慢左移,则现犬牙状的岸渚,平和低缓的丘陵绵延不绝,远处草木蒙茸,“峰峦出没,云雾显晦”,近景处,树木繁茂,房舍掩映其中,散见劳作的农人。垂柳依依的滩岸上,一人身着红衣似在招手,顺着其视线望去,对面轻舟远来,舟上乘客、棹人身姿动作与柳树下待渡者招手动作呼应。…

这是董源眼里烟雾迷蒙的江南,与同时期北方山水画那种笔墨清晰、空气透明的感觉大异其趣。画中沙滩、山坡、近山、远山错落有致,灌木、柳树、芦苇、竹丛画法多元,今人拿手机拍全景照都得思量半天怎么构图,遑论古人。如何将所有细节包含在画卷内,让人看起来有如身临其境,“可居可游”,董源在构图、取景、画法上做出诸多尝试,江南灵秀明丽的山容水色得以淋漓呈现。他因将江南典型的地质风貌化为艺术形式,被奉为江南画的始祖。

对比山水、人物并重的《高士图》,在《夏景山口待渡图》里,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画幅虽小,却不潦草。画中人物修长,董源用笔勾写得生动有神,人与景相互融合。这样一幅景秀山水画,现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画身上,各方印章记录着画作流传的经历。它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国初年,溥仪以赏溥杰为名,将连同《夏景山口待渡图》在内的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抗战结束后,此画被我军截获,颠沛流离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最终安家辽宁省博物馆。

饶有趣味的是,《夏景山口待渡图》在董源在世时乃至去世的几十年间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董源当时的名声也远不及之后。北宋初期,郭若虚谈及最伟大的山水画家时,没有提及他。北宋中后期,在沈括、米芾、苏轼等文人的推崇下,情形发生转变,米芾夸其画“平淡天真多,唐人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

大抵是因为董源画风正迎合其时的艺术旨趣。到了元代,学习董源成为文人画家的必修课。“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直接表示:“易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明代画家董其昌更是把董源的画称为“无尚神品”“天下第一”,董源在画史上的地位自此底定,后世绝大部分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家无不和董源一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