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商的消沉之后,迁都安阳殷墟的商王朝再次勃兴,体型巨大、装饰华丽的青铜器接踵出现,甚至可以说达到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今天,当我们凝视这些器物时,仍然会被其背后的强大国力所震撼。
后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中当之无愧的“明星”,高 133 厘米、口长 112 厘米、口宽 79.2 厘米的硕大体型,832.84 千克的重量冠绝群器,成为目前已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于 1939 年 3 月被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村民掘获,具体的发掘地点仍有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后母戊鼎可能是殷墟西北冈王族墓园中编号为 84AWBM260 号的大墓中所出。大鼎出土之后,为了躲避循声而来的日伪军,当地人又将鼎重新埋入地下。抗战胜利后,1946 年大鼎再次被挖出运往南京,1959 年,大鼎由南京调往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终于安顿下来。
后母戊鼎腹部呈长方形,四足柱状,双耳立于口沿上。器腹转角、足部、侧面中部均饰扉棱,器身上装饰龙纹、云雷纹,鼎足装饰兽面纹,器耳上有虎食人纹饰,器腹内壁铸有“后母戊”铭文。其铭文中,“后”指商王,“后母”代表器物为商王之母所铸,而“戊”则是商人死后才获得的“日名”,代表她将在戊日得到祭祀。
从后母戊鼎的纹饰、器型和出土地点来看,这只鼎的铸造时间应当离商王武丁统治时期不远,按照甲骨文记录,武丁有一位日名为“妣戊”的配偶,因此推测大鼎的主人应当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可能即是甲骨文记录中的妇姘),她的儿子(可能是祖庚或祖甲)在她死后铸造了大鼎给她陪葬。
这样一只大鼎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晚商王朝的强大国力,铸造它需要从远离王都的矿山挖来铜矿(铜矿可能位于今内蒙古东部地区),铜料需要千里运输才能在王都的作坊中得到熔炼,为它制造陶范、进行浇铸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环节都不能出现差池,稍有疏忽则铸造工作都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后母戊鼎的背后,是武丁治下商王朝可怕的综合国力。
在 12 件商代“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子龙鼎可能是身世最为多舛的一件,今天我们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这件大气雄奇的重器,离不开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浓郁的情怀和忘我的工作,也是祖国愈发强大、民族精神愈发蓬勃的结果。
20 世纪 20 年代,子龙鼎出土于河南省辉县,此时的中国正经历军阀混战,无数国之珍宝被外国文物贩子走私出国,子龙鼎也未能幸免。该鼎在出土后经山中商会转运至日本,在日本私人藏家手中流转,数十年来销声匿迹。21 世纪初,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陈佩芬两位先生终于在日本企业家千石唯司家中看到了久未露面的子龙鼎。2005 年,得知子龙鼎将被再次交易,为避免文物再次流失,文物工作者开始着手抢购事宜。然而还是慢了一步,交易已经完成,大鼎被运出日本,去向不明。
当年年底,子龙鼎再次现身香港市场,古董界对大鼎的价值大肆炒作,而在大洋彼岸,由于中国政府要求美国国务院根据联合国相关公约考虑禁止进口历史超过 95 年的文物,子龙鼎的持有者想要打一个“时间差”,提前将器物运入美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压力之下,文物工作者紧密配合,专家们快速、严格地对子龙鼎进行了专业鉴定,肯定了器物的真实性;谈判代表对子龙鼎持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他以远低于报价的价格将子龙鼎转让给祖国。
2006 年 4 月 28 日,阔别祖国 80 余年的子龙鼎乘航班归国,定鼎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结束了流浪之旅。子龙鼎高 103 厘米,口径 80 厘米,重 230 千克,是目前发现的商末周初时期最大的青铜圆鼎,仅次于西周淳化大鼎,雄浑壮硕,撼人心魄。鼎身呈圆盆形,大耳立于沿上,下腹微鼓,足近马蹄形,腹部装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足部上半截装饰有兽面,根据比对,学者认为其铸造时代应当在商代末期。
提到商朝,人们想到的一定都是厚重神秘的青铜器,仿佛这个时代的先民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青铜器的生产,而其他器物乏善可陈。然而这并非事实,在将青铜锻造技术推向巅峰的同时,强大的手工业也同步发展着,出土于妇好墓中的嵌绿松石象牙杯即是其例。
1976 年,妇好墓横空出世,成为股墟目前已发现的保存状况最好的王族成员墓葬,出土了丰富而精美的各式随葬品,堪称“宝库”。在墓葬填土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 3 件象牙杯,虽然这些器物经过 3000 多年的重压已经粉碎,但是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精心修复下,3 件象牙杯往日的风采得以重现。
3 件象牙杯中,2 件通体镶嵌绿松石,巧夺天工。以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件嵌绿松石象牙杯为例,该杯通高 30.5 厘来,杯体瘦高,杯?大得夸张。除了杯口与杯底有一条无花纹的窄带之外,通体密布花纹。杯身花纹共计四段,杯口下第一段为连续的兽面纹图案;第二段为主体部分,装饰兽面纹,兽面下又有倒三角纹,似为直立的兽身;第三组纹饰为连续的夔龙纹;最靠下的一组纹饰又是连续兽面图案;杯?也布满纹饰,最上端为鸟纹,昂首勾喙,中部为兽面,最下端为带角的夔龙。
这件象牙杯的纹饰已然繁缛到了极致,更为夸张的是,在这些镂雕纹饰线条凹槽中,还嵌入了绿松石,这些经过精心处理的绿松石细小碎片以胶黏在凹槽中,淡黄色的象牙与翠绿的绿松石交相辉映,雍容华贵之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可能是太子孝己的生母,地位尊崇,象牙杯出土于她的墓中,与其王后身份相符。
妇好墓的嵌绿松石象牙杯是我国先秦象牙器制造技术的集大成者,表明在商代晚期,象牙雕刻镶嵌技术已臻完善,同时也告诉我们商王朝高级贵族的日常生活是多么奢靡华丽。
1959 年 8 月,山西省吕良县石楼镇桃花庄生产队队员王月亮在耕地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立即上报,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这是一座规模颇高的商代墓葬,墓底发现腰坑表明墓主为商人或受商文化影响很深,其中共出土各种青铜器 22 件、金器 1 件、玉器 21 件,在远离中原的晋北地区竟然能够发现这样一座高等级铜器墓,着实让人惊讶。
在 22 件青铜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酒器。该器壮似牛角,有器盖,通高 19 厘米,长 43 厘米,宽 13.4 厘米,周身装饰细密精致,器身前端装饰龙首,龙身又伸展覆盖在器盖上,龙体中部有伞帽形钮,龙尾卷曲。在器身龙头之后则装饰了夔龙纹与鳄鱼纹,并间有云雷纹,器身下为圈足。
学者认为,这只器物的器型为“兕觥”,《诗经·七月》描写的“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便是这种器物,是祭祀中用于饮酒的器物,故而得名龙纹兕觥。这只兕觥的纹饰近同于安阳殷墟,其器型则与安阳所出兕觥有别,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只兕觥可能是接受了商文化的当地土著铸造的,因此才在铸有典型股墟纹饰的同时还拥有独特的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