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青铜时代的百科全书(3)

青铜盘上的国史家世(2件)

1974 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发现一批青铜窖藏,共出土青铜器 103 件,其中 74 件铸有铭文。从铭文可知,该窖藏属于一个叫作“微史”的家族,如此数量的青铜器乃是微史家族数代族长下来的。

这批青铜器,成为研究西周历史的无价之宝,墙盘(又名史墙盘)正是其中翘楚。 史墙盘通高 16.8 厘米,口径达 47 厘米,在开阔的盘底,284 字铭文赫然在目,书写工整、行列整齐,就算不会识读金文,这样的铭文仍能让人感受到秩序之美。铭文中,器主名墙,因任史官,因此又称史墙

墙盘,西周,现藏宝鸡周原博物馆

史墙在铭文中先回顾西周的历史,提到以德受命的文王,战胜殷商、安抚黎民、全取天下的武王,以及之后的成、康、昭、穆诸王。由此可知,史墙应当是共王时代的人,他记载的诸王顺序与《史记》等文献互相印证,诸王事迹也与历史大致相符。铭文后半段,史墙开始叙述微史家族的历史。有学者推测,微史氏族那位幽居于微的高祖并非别人,正是纣王庶兄、后来的宋国国君微子启,他的一位后人并没有跟随去宋国,而是以自己的史学才能留在了王朝中央,世代服务于王室,成为天子宠臣。

盘这种器物在西周中期以后出现的愈发频繁,且常伴有长篇铭文。盘的主要使用场景是“沃盥”,即为客人洗手时接住滴下的水,有学者认为,在盘底铸铭文是为了让客人在洗手时更方便地看到主人想要他人看到的铭文,是一种特殊的炫耀方式。 史墙盘是商人遗民留下的“史书”,而周人贵族们在展示自家历史时同样骄傲。

2003 年发现于陕西省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的速盘铭文即是一部周人的家族史。器主名速,是姬姓单氏贵族,在 373 字的超长篇铭文中,速叙述单氏祖先单公先后辅佐文王、武王,单公之后,公叔辅佐成王、新室仲辅佐康王,惠仲蠡父事昭、穆二王,零伯事共、懿二王,速的祖父懿仲事孝、夷王,其父龚叔事厉王。由此看来,速服务的对象正是西周倒数第二位天子周宣王天子给他许多赏赐,让他像其先祖一样尽忠于国,作为大臣荣兑的副手管理四方的山泽、林地。

速盘,西周,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速对单氏家族的叙述精细程度与史墙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盘名中的王表也与史墙盘王表、传世王表完美对应,再次证明了传世西周王表的准确性。

国人暴动与宣王中兴(2件)

害夫簋静静地呆在位于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中,这只青铜簋体型硕大无朋,是已知最大的铜簋,双耳铸成飞龙状,高耸夸张,簋腹和方座上都装饰了满满的直棱纹,显得极为庄严肃穆。这只簋的主人,便是周厉王,也可以叫他周烈王。

害夫簋,西周,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簋底铸有铭文 124 字,全文以厉王的口吻叙述,是一篇祷文,厉王十二年,他在祭祀祖先时,将这只写有祷文的铜簋献给宗庙。在祷文中,厉王说自己虽然年轻,但是朝夕不敢安歇,只希望死后归于天帝身旁的历代周王,能够将天帝的天命赐给自己,保佑自己王位永固。 实际上,从现有的其他青铜器铭文来看,厉王在自己即位初年还算得上是一位有为的君主。

然而,厉王在其晚年,为了扩张王家财政,推行“专利”政策使诸贵族与王室离心,为打压反对者,厉王又推行“止谤”,让统治基础“国人”与王室创拔弩张。此时,被压服的淮夷又在噩侯驭方的领导下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叛乱,甚至威胁了东都成周。在南方骚乱之时,北方的犬戎又乘虚而入,威胁京畿之地。 这两次危机,厉王束手无策,只能依赖大臣武公;最后,以共伯和(可能就是武公)为首的贵族们在权力斗争中获胜,“国人暴动”将厉王赶出国都,死在了晋国的一座小城,原本的“烈王”也就成了“厉王”。

铁簋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有厉王对自身的认识,还是难得的王室祷辞,对我们研究西周祭祀、信仰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厉王之后,继任的周宣王吸取父亲的教训,一方面励精图治,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王朝贵族的利益,终于让周王朝的处境有所好转,史称“宣王中兴”。《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虢季子白盘的铭文,就记载了宣王时期一次与犬戎的战争。虢季子白盘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后由晚清名臣刘铭传所得,新中国成立后,刘氏后人将其捐赠予国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

青铜盘为方槽型,腹内有铭文,铭文大意为宣王十二年正月,虢季子白铸造了这只青铜盘,虢季子白非常威武,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洛水之北与犬戎搏斗,斩获首级五百个,生擒五十人。他将斩获献给宣王,宣王嘉奖了他,又在宣榭设宴款待虢季子白,赐给他象征征伐权的彤矢和象征刑杀权的钺,让他全权负责少数民族事务。虢季子白盘铭文 111 字,高度简练地叙述了虢季子白战争中大胜,得到天子高规格赏赐的史事,为我们研究西周晚期战争、周戎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