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距今4000多年前,一座座土城分布在黄河两岸。位于山西临汾盆地的陶寺显得卓尔不群,它周围群山环抱,四周的城墙圈起了280多万平方米的城址,层层夯筑的城墙经复原后宽达8米,周长约有7公里,高可阻人;宫室建筑筑在高台之上。
在陶寺墓葬中,找到了陶寺社会的缩影,“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显现出来,众多小墓仅能容身、空无一物,而凤毛麟角的贵族大墓尽显奢华。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即礼制已然形成。
这方神奇的土地,如何成为华夏文明的策源地,又在中原文明的崛起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呢?
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即礼制已然形成
陶寺遗址的礼制雏形: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临汾行署文物局联合开始对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到1980年夏季的时候,发掘考古工地的工作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编号为M3016的一个大墓里露出来一个盘形的东西,当时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图案 。发掘出来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个龙盘,里边有一个龙形的图案,身体为弯曲的蛇的形状,身上有鳞状的斑纹,嘴里边还衔着一个枝状物。
随后又连续发现了其他三件龙盘,它们的图案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很多共同的特点。第一,图案是一个盘龙;第二,它身上有鳞状的斑纹;第三,它的头部有像鱼鳍一样的东西,也有些学者说那是方形的耳朵,很可能是熊的耳朵。它有一个长长的颌,里边还有两排锯形的牙齿,嘴里边像衔着一个禾苗状的东西。
它最大的特点是其本身为多种神兽组合而成,同时它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物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的开始。 龙的特性,叫龙性,也是水性。因为我们发现盘龙的形象都是出现在水器上,比如陶盘,又比如铜盘。这些水器以及上面的形象告诉我们它是和水、云、雨相关,且能够“泽被四方,造福万民”,这是一种很高尚的品德。
陶寺遗址的主体年代是距今4300年至3900年。它不仅仅是墓地,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聚落,在此处还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一座城。它的选址特别讲究,可谓是得天独厚。遗址的背后是一座大山,这座山叫崇山,当地老百姓叫作塔儿山。它是整个晋南临汾盆地的最高峰,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此处为典型的依山傍水的格局。
这座城竟然存在着明显的布局规划,它有宫殿区、仓储区、墓葬区,还有手工业作坊区和普通的城市居民区。城的东北部是它的核心区宫殿区,而城的西南部是它的手工业区。因为手工业区里烧制陶器会产生污染,打制石器会发出噪声,使得生产区域需要远离核心区。这就是明显的城市规划的一个例证。 大型的城址,再加上能够做严格城市布局的这种规划能力,它的背后肯定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形态,这个组织形态就是国家 。
陶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等级分化或者叫等级差别明显。墓葬是最能反映这种等级差别的。在陶寺整个面积大约为4万多平方米的早期墓地中,我们发掘了其中的1309座墓。大型墓的规模大、随葬品多,而小型墓的大小就只能容纳一人,这就已经暗含了按照等级次序来组织社会运转的这样一个特点。
大墓里还出土了其他的三件重器,分别是鼍鼓、石磬、土鼓。复原以后的鼍鼓,纹饰很繁复。鼍鼓就是用鳄鱼皮蒙的鼓, 因为鳄鱼皮是有机质,经历了几千年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鳄鱼皮里的骨板是骨质的,所以留了下来。我们就在鼍鼓的鼓腔之内发现了大量的鳄鱼骨板。
在四五千年前的时候,石馨都是单件的,又叫特磬,是一种打制出来的石质乐器。土鼓,又叫陶鼓,它下边有三个发音孔,而开闭不同数量的孔数,击打鼓本身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两边像耳朵一样的部分可供悬挂用,它的口是蒙皮的, 很可能是鹿皮。
鼍鼓、石磬和土鼓,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们摆放在墓葬里面的位置是固定的,都是在墓主人的左下侧; 它们的数量是固定的,两个鼍鼓,配一个石磬和个土鼓; 它的组合是固定的。以上三种乐器的随葬特点,告诉我们一个现象,这时候礼器出现了一定的规制,也就是说陶寺这个社会已经出现了礼制的雏形。
此外还有一件重要的文物也反映了这个问题,这就是陶寺朱书扁壶。1984年的时候,陶寺考古队当时的负责人高天麟先生发现探方上面有很多陶片,于是尝试着将这些陶片进行拼对,在拼对这个陶片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个陶片上面有许多的“红道道”,他把这“红道道”周围的泥土给剥去之后,发现这“红道道”好像是字,他立刻意识到这些“红道道”的重要性,就赶紧把相关的泥洗掉,陶片上明显地呈现出两个字个是文化的“文”,这个字大家可以认出来。
另外一个字它的上面是个圆角方形,中间有一横,下边像是一个人形。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命”,就是命令的“命”。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字是“易”,就是太阳那个“阳”的古字,因为上面这个圆角方形像太阳,下面一横代表着一个人在观测太阳。第三种看法认为它是“尧”,就是尧舜禹的“尧”。发现扁壶的意义实际上是反映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个历程。
延伸阅读:
-
陶寺为什么衰落(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