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8年,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被盗案破获,缴获文物646件,轰动全国。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发掘确认2018血渭一号墓,是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共出土精美文物2000多件,包括金银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纺织品等众多门类。其工艺与装饰图案,不仅具有东方特色,更带有浓郁的西域风格,为研究唐(吐蕃)时期中西方交流,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吐蕃化的阿柴王陵
2018血渭一号墓发掘过程:
2018血渭一号墓,是8世纪中期吐蕃化的阿柴王陵。由地上的墓园和地下的墓室两部分组成。外部有方形的茔墙,标识出墓园的范围,墓园东北角有两座房址,这两座房址是当时的祭祀建筑。
之所以认为是祭祀建筑,是因为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与祭祀相关的一些遗迹,其中在大的房间地面上,发现有羊肩胛骨,且下部有火烧的痕迹,这是北方民族举行烧饭祭的一种痕迹。什么叫烧饭祭?就是在祭祀的时候,杀牛马羊以祭祀,食其肉而焚其骨。
另外,在祭祀建筑的地面上,发现插有一根方形的杂木柱,和《旧唐书·吐蕃传》中“插杂木为祠祭之所”的文献记载相吻合,所以判断这两座建筑是它的祭祀建筑。在茔墙和封土之间,有一个凹槽形的通道,这就是它的回廊。墓主人的后代来祭祀的时候,从东南的通道口进来,沿着通道进到房间里祭祀,这是地上的墓园部分。
除了地上的墓园部分,在地下部分发现了五个墓室,这五个墓室由一个主墓室、北侧的两个侧室和南侧的两个侧室共同组成,与文献中“赞普的墓做方形,陵内建五神殿”的记载相吻合。主墓室和四个侧室之间有通道相连,重要的是在北二侧室,发现一个木床架,在木床架上发现了大量的皮革、丝绸,所以可知北二侧室应该是当时墓主人的衣帽间。
另外,在南一侧室,发现了一个陶罐,陶罐里边有未炭化的植物颗粒,经过鉴定是青稞。同时还发现了石磨盘、漆盘,所以推断南一侧室的用途应该是庖厨。北一侧室和南二侧室因为被盗严重,所以没有发现能判断其功能的遗物。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在主墓室里,发现了移位的人骨,这些人骨从棺床的位置,已经被移到了墓门口。这些人骨经过鉴定是一男一女,男性约58岁,女性约40岁。在主墓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铠甲。
根据文献记载来说,在吐蕃统治时期,吐蕃的锁子甲非常有名,而在这座墓葬中,不仅发现了铜铠甲还发现了铁铠甲和漆甲。在这些漆甲四周包有金箔片所以可以说这是真正的“黄金甲”。因为青藏高原上不产漆,所以这个漆甲应该是从中原来的。
在出土的这些大量的遗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银质印章。这个银质印章特别小,边长只有1.8厘米。当时现场发掘的时候,只能看见印章上骆驼的四个蹄子,其他的图文都看不清。最终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经过工业CT的扫描,将这个印章上面的图案,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
骆驼边上有古藏文。那么,这些古藏文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在敦煌的经卷中,发现形制一模一样的印章。这类印章由一个动物图案和古藏文组成,于是根据敦煌文献,我们确定这个印章是吐蕃时期的。经过对古藏文的释读,这些古藏文的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王就是吐谷浑王。西北的少数民族,对叶谷浑的称呼即为“阿柴”,显然墓主的族属就十分清楚了。
那么墓主人是哪一代的吐谷浑王呢?对此却还不清楚。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查到敦煌的藏经洞中有《阿柴纪年》残卷,在《阿柴纪年》残卷中曾提到了一个吐谷浑王,名叫莫贺吐浑可汗。至于莫贺吐浑可汗的父亲,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文献记载了其母亲为墀邦公主。作为吐蕃的一个公主,墀邦公主在公元689年嫁给了吐谷浑王,其子后来成为莫贺吐浑可汗。
这座幕葬,通过鉴定出土的棚木,年代为公元744年,即在唐朝玄宗时期。由此我们进行了一个推断,墀邦公主于公元689年嫁给了吐谷浑王,如果在第二年即公元690年,墀邦公主生下孩子,到公元744年,产下的这个王子为54岁,而正好和此墓主人的年龄吻合,而且年代和身份也能基本对上,所以初步推断,这个墓主人应该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的一个王,名为莫贺吐浑可汗。
经过3年的发掘,我们了解了阿柴王陵墓的情况,为吐谷浑王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填补了中国古代帝陵研究的一个空白。
延伸阅读:
-
墓里文物的来源(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