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的云冈石窟,至今吸引着酷爱中国石雕艺术的人群,当来到这东西绵延长达1公里的石窟群时,宛若进入了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20窟那高达13.7米的巨大佛陀坐像,由于那座洞窟的前部和顶部,早在辽代以前就已崩塌,如今坐佛已暴露在外,形同露天的雕像,因此显得更为雄伟,气魄浑厚。
20窟的大佛像,可以说是云冈早期佛像的代表:圆润的高肉髻,长垂肩头的双耳,面庞丰满,鼻梁挺直,嘴阔唇薄,眉目细长,呈现出与中原汉族不完全相同的容貌特征。他身披袒裸右体的袈裟,但其一角自背后露出侧掩住右边的肩头,衣薄附体,所以衣纹显得细密而浮凸,从形态和雕刻手法上还都可以窥探所受佛教艺术故乡---印度次大陆雕刻艺术的影响。
▲云冈石窟第20窟佛像
除第20窟外,云冈现存主要洞窟多达53个,还有不少小型的窟、龛,据统计,大小造像至少超过51000个以上,主要都是北魏的作品。当时所以修凿石窟于此,那是因为这里正好位于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附近,并且还是从平城到北魏旧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附近)的交通要冲,过去就曾作为皇帝祈福处所的缘故。。
修建云冈石窟的北魏王朝,是由鲜卑族的一支拓跋氏建立的政权。西晋王朝覆亡以后,东晋统一长江以南,但长江以北却陷入十六国的纷乱局面。直到5世纪初,才发生极大的变化,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形成基本上由两种色彩把整个中国版图一分为二的情况,它们分别代表着南方由刘裕建立的宋,和北方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
▲南北朝地图
拓跋族本是鲜卑诸部中居于最东北的一支,早期活动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据文献记载,那里存在着它的旧墟石室。1980年7月,在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遣中书侍郎李敞至祭时所刻祝文,纪年为太平真君四年(443年),这一发现确证了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所在地。
▲ 拓跋鲜卑旧墟嘎仙洞遗址
后来拓跋鲜卑逐渐向西南迁徙,到4世纪初逐渐从部落联盟转向初期国家,活动范围集中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和林格尔、凉城与山西省大同一带,并与西晋王朝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例如曾在凉城县小坝子滩发现过《魏书 序记》中所记的神元帝力微之子猗㐌部的遗物,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兽纹金牌饰,带有“猗㐌金”饰文,与金饰同时发现的还有“晋鲜卑归义侯”驼纽金印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驼纽银印,表明了与西晋的关系。
▲北魏猗㐌金饰牌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创造出新的北朝文明,并日益加快了对汉晋文化传统的承继与对鲜卑民族旧俗改造的步伐,留下了一行行前进的足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美岱村,发现过一些约4世纪末北魏建国之初的墓葬,可以看出颇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它采用了砖砌的墓室。随葬品除表现出民族风格的兽纹铜牌饰和铜制羊矩骨等器物外,尚有汉晋遗物中通常见到的铜鐎斗、铜勺、铜灯等,还有上有汉字铭文的铜虎符。
再迟一些的一座墓中,砖室室内使用了漆棺,放置有一组陶俑,包括牛车和舞乐,以及中原流行的陶仓、井、磨、灶等模型,反映出生活中浓重的汉化色彩。但俑的造型颇为拙稚,而且也加入了反映鲜卑族畜牧经济的新内容,出现了陶塑的骆驼,而且人物的服饰也保持着浓厚的鲜卑民族样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族的特点日渐消退而汉化色彩更加浓厚。
▲ 大同北魏陵墓出土的女舞俑
在大同石家寨发掘的司马金龙夫妻的合葬墓,其坟墓的形制和出土的珍贵文物,揭示了当时汉族世家豪门与拓跋族上层统治者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是一座有两个墓室并有长墓道的大型砖室墓,使用了专门烧制的墓砖,上面印有“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并放置了石质的墓表和墓志。墓室内安置有雕刻精美的石床,上放棺木,还留有一方石砚。
室内原来放有石础漆木屏风,虽已残损,但精雕的石础和带有漆画的屏板还保留了下来。漆画色泽鲜艳,分栏绘画列女图等题材的故事画,人物形象生动,画旁还有说明内容的墨书题榜。以之与传世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东晋南朝的砖画和画像砖上的图像相比,题材及技法都极为相近,正是南方顾恺之创立的新的绘画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司马金龙墓木屏风漆画
北魏平天地区这种砖室墓中最大而且最繁华的,自然是皇帝的陵墓。目前发现的只有文明太皇太后冯氏的“永固陵”。她的陵墓工程浩大,制度逾常,至今保留有高达22.87米的巨大墓冢,坐落在今大同市北25公里西寺儿梁山的南部。冢下在砖筑的墓室,有前后两室。从构建的特征看,已与司马金龙等墓相同,仿效着中原的墓制,表明了当时鲜卑拓跋氏上层接受汉化的程度。
可惜该墓在历史上多次遭盗掘破坏,随葬的物品已被洗劫一空。但是过道口安装的石门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北魏早期雕刻实物。门框浮雕有下具龛柱的莲瓣形劵面,两侧的龛柱雕饰精美。各浮雕有一个体态丰腴的童子,手捧莲蕾,面带笑容,戴耳环,束短裙,赤足,衣带飘飞,姿态自然生动。童子下方,又各雕有一只口衔宝珠的长尾孔雀。下面的门墩雕作虎头状,浑厚有力。这是除了石窟雕刻外,发现的有关北魏皇室的石雕作品,颇为珍贵。
▲大同永固陵石雕童子像
在永固陵的墓冢前方,有一处北魏时期的殿堂遗址。在这一遗址前方约200米处,还有一座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的遗迹,说明这是一座佛塔。这种把墓地和佛寺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对北朝晚期统治集团陵墓的影响很大。墓地的建筑如此富有佛教色彩,正与大力凿建石窟寺和修庙建塔一样,反映出北魏皇室崇信佛教的虔诚程度。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虽然曾遭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下令灭佛,但到文成帝拓跋濬时已恢复了结佛教的信仰。到和平年间就由沙门统昙曜主持修凿云冈石窟,这就是前面讲到的包括第20窟大佛在内的五座洞窟,现在编号为第16-20窟,习称“昙曜五窟”。在皇室大力支持开窟造像的影响下,河西地区在石窟开凿自然也形成高潮,所以现存的重要石窟中,如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处,都保留有大量北魏时期的作品。
▲ 云冈石窟第十六窟 佛立像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当机立断,为了更好地各旧传统决裂,迁都洛阳。北魏在汉代洛阳的基础上扩建了这座城市,这就是至今遗迹犹存的汉魏洛阳故城。据考古勘探,是在北部略偏西的宏大的长方形建筑群,正殿太极殿在宫城前部,宫城的正门是有五个门道的閶阖门,向南是纵贯全城的大街---铜驼街,直通洛阳城南城中间的正门,形成全城的中轴线。
▲汉魏洛阳故城宫城中轴线门址
佛陀的威力也显现在这座都城中,皇室贵州竞相构筑佛寺。其中以孝明帝母胡太后所建永宁寺最著名,坐落在铜驼街的西侧,北魏宫城的西南侧,是专供皇室礼佛的场所。院内以一座高耸的九重木塔为中心建筑,塔后又有一座可与北魏皇宫的太极殿相比拟的大型佛殿,供奉着一尊丈八金像。寺内的僧房多达一千余间,其中最宏伟壮观的还属九重高塔,它高达九十丈。
北魏时的永宁寺遗址,到清代仍在地面上保留有高大的土台,因此曾被误认是汉代的陵墓。到20世纪60年代,才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勘察,以后在70年代末开始了考古发掘,从而揭露出那毁于大火的永宁寺塔的基址。塔基的平面略呈方形,用土夯筑,分为上下两层。目前揭露出的迹象观察,表明这座巨塔确实毁于大火焚烧,保留下的泥塑残像,都被烧得坚硬如陶质。这些残像在大小两种,形象有佛和菩萨。这是目前确知属于北魏皇室所建庙宇中的塑像,塑造技艺极高,确是北魏泥塑中的精品。
▲ 永宁寺塔基址泥塑残像
北魏时期的洛阳建立的大量寺塔建筑已沦为废址,只有屹立在嵩山之下的一座砖塔保存至今。这座于正光四年(523年)建造的砖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岳寺内,全部用砖砌筑。塔高约39.5米,塔呈独特的十二边形,是逐层收缩以至封顶的筒形结构。塔顶有石雕的塔刹,由覆莲座、束腰、仰莲梭形相轮和宝珠组成。
▲ 北魏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古的砖塔,以其秀美的流线型外轮廓,吸引着人们的9注意力,令人赞叹北魏建筑造型的高度艺术水平,以及精确的施工工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