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1年,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发掘了北齐东安郡王娄睿的坟墓,除了出土有许多精美的随葬品以外,墓内壁画保存基本完好,从墓道的壁面开始,天井、甬道和墓室的壁上,都布满彩色壁画,现存画面的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以上。特别是在墓道的两壁,各绘出上中下三栏壁画,最下一栏画出军乐仪仗,上栏和中栏描绘出墓内死者在生前出行的盛大场面。画有大队跨骑骏马的随行吏卒仆从,还有载物的骆驼队相随,人物和马、驼形体准确,姿态生动,显露出高度的绘画技巧。

▲北齐娄睿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发现以后,立即受到考古界和美术界的重视,有人还力图推测出墓中壁画的作者,甚至认为或许就是《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北齐著名画家杨子华。这种推测虽无确证,但至少这些壁画出自画技高明的匠师之手,显示出的可能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杨子华的绘画风格,可以从中窥知当时绘画技艺的高度水平,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北齐娄睿墓墓道

由于太原市为北朝时期的晋阳,是高欢家族的主要基地,自东魏时期就与都城邺城同样重要,因此在太原及其附近常发现一些重要的北朝晚期墓葬。除了娄睿的坟墓以外,先后发现过坐落在寿阳的河清元年(562年)顺阳王库狄回洛墓、祁县的骠骑大将军韩裔墓等。后来又在太原发掘了太尉、武安王徐显秀的坟墓,墓内壁画保存的情况好于娄睿墓,特别是娄睿墓中保存情况很差的墓室四壁的壁画,包括正壁的墓主夫妻坐帐像和左、右两壁的鞍马和牛车,徐显秀墓中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且色泽如新,只是徐显秀墓的墓道两壁的壁画与娄睿墓不同,没画马队出行,而是众多的步行仪卫。

▲徐显秀墓室西璧 北齐

至于在都城邺城附近发现的东魏、北齐墓,数量更多于晋阳地区,除了前面曾讲到过的赞皇县李希宗墓以外,重要的东魏、北齐墓多坐落在邺城近郊今河北磁县一带。年代较早的有太平四年(537年)元祜墓,以后值得注意的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的茹茹公主闾叱地连的墓葬、北齐武平七年(577年)左丞相文昭王高润的墓葬,还有北齐骠骑大将军尧峻葬于天统三年(567年)的坟墓以及他母亲赵胡仁葬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的坟墓等。

▲茹茹公主闾叱地连的墓葬

其中规模最大、壁画最为精美的是湾漳大墓,推测是北齐皇帝的陵墓。西魏北周的墓葬,目前发掘较少,其中重要的如前已讲过的北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原州刺史李贤的坟墓,还有陕西发现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以及咸阳市底张湾的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等众多墓葬。从已发掘的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墓葬及其中的出土物品,可以看出当时北方虽然分裂为东、西两个对立的政权,但是在物质文化方面仍都承袭着北魏的传统,都是带有长斜坡墓道的大墓,地表设有高大的封土堆。

▲ 湾漳大墓墓顶券砖

除了李希宗墓以外,都是只建一间墓室,常常是方形的,多用砖筑,也有土洞的。室门前有短甬道与墓道连通,有的在近甬道处的墓道上方设有天井。墓里又常绘有彩色壁画,地位越高则绘制得越精美。墓内都毫无例外地摆列数量众多的陶质俑群,也是地位越高则数量越多,例如闾叱地连的墓中出土多达一千多件,仅是完整的和可以修复的就有1064件。湾漳大墓出土的陶俑数量更多,总数超过1500件,特别是放置在门旁的两件门吏俑,体高达142厘米,是目前所知最高的北朝陶俑。

▲湾漳大墓出土的陶俑

北朝时期的陶俑都是用模制成,焙烧以后再敷粉涂彩。俑群的内容,正是承继着北魏太和改制以后形成的规范。一般分为四组,第一组多放在墓门的两侧,一般形体高大,形象狰狞,目的是镇墓驱邪,防止墓外的邪恶侵入墓室惊扰死者。多有一对作披着铠甲的武士形象的,它们按盾执锐,姿容威猛。另外有两个镇墓兽,一个是人面,一个是狮面,鬃毛猬张,项后负有冲天利戟,极狰狞可怖。

▲ 武士俑

第二组的数量最多,模拟着死者生前出行的仪卫,以华美的牛车和漂亮的鞍马为中心,有人马都披着铠甲的“甲骑具装”,有不披铠甲的轻骑,有骑马的乐队“鼓吹”,还有步行击鼓的乐队,大量执盾的和身背箭簾的武士,另有文吏、风帽套衣的仪仗等。在这一声势浩大的队列后面,还随有许多背负物品的驴子、马匹和骆驼。

▲陶俑仪仗

第三组是供死者在家中驱使的侍仆,有男有女,以女侍的数量为多,常常是手捧各种器皿,或是持着鞋靴衣物。又有表演乐舞的乐队和舞女,大约是供死者宴饮时娱乐之需。第四组是庖厨操作的陶俑,还有各种厨房用具,如灶、磨、碓等,以及家畜和家禽,猪、狗、羊、鸡、鸭俱全。

▲北齐墓陶俑

这些数量众多的俑群,因为出土地点不同,虽然主要内容相同,但也显露出技艺方面的不同风格。以东魏、北齐的俑群来讲,邺城附近的作品塑工较细致,面相较清秀,但比北魏后期流行的那种面相清瘦、体态修长的风格稍显圆润,但肥瘦适度,头和躯干、四肢的比例较匀称。一些衣饰、器物等的细部装饰,都极细致。

相比之下,晋阳附近出土的俑群,从技法方面看,塑工远远不如邺城附近的作品,人像的面相过分浑圆,下颐过于丰满,眉目口鼻挤于脸面中部。而且体型显得臃肿,腹胯圆鼓,下肢短而过细,使全身的轮廓近似梭形,比例不协调,因而体态不够美观。衣饰、器物等的细部装饰,颇显粗放简略。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邺城地区的工匠,原由洛阳迁去,更多地承继着北魏时期陶塑的技艺,而晋阳地区的工匠技艺水平稍差,并且具有地方色彩。

▲ 晋阳彩绘陶女舞俑

但是如果将东魏、北齐的作品,与西面的西魏、北周作品相比,则明显地看出西面的陶俑制作得更为粗放。北齐的陶俑都是合模制成,头是另塑后再插合而成一体。北周的陶俑仅用单模,背部切抹成平面,头和躯体是一模塑出的,衣饰细部亦缺乏装饰,整体看来是远不如东面的北齐的俑群精美。上面叙述的差异,不久就由于北齐被北周所灭,后来杨坚又取代北周而建隋朝,因而逐渐融汇,最后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那也是北方在政治上重新统一而在造型艺术领域的反映。

▲宁夏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出土的北周陶俑

隋文帝杨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巩固了对北方的统治,增强了军事实力,于是把目光转向南方。这时江南的统治者是陈后主叔宝,他是一个只知享乐的庸人。虽然陈朝的形势危急,朝政江河日下,他仍然沉湎于宫廷的淫奢游乐之中,整日与张贵妃、孔贵嫔等欢宴,赋诗度曲,持以相乐。据说后主曾作新歌词,令后宫美人习而歌唱,音辞哀怨,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颇为道出以他为首的陈朝统治集团面对强敌压境苦闷的心声,不过他们还企望长江天险也许会阻住强敌的进犯。

这种梦想在隋文帝下令伐陈后很快就破灭了,在晋王杨广统领下,五十一万八千隋军在开皇九年(589年)正月,攻入建业,陈后主和张贵妃从井中被拉出来成了俘虏,于是自西晋灭亡以来接近3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中国的政治地图又重新涂成统的单纯色彩,开启了中国文明史上的又一新高峰,进入高度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