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商品生产的繁荣,使北宋城市的面貌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最大的变化是由隋唐时期的封闭式的里坊制,改变成开放式的街巷。商业区由原来固定在由坊墙围圈起来的“市”内,改变成分布于开放式的街道两侧。

▲北宋汴京城地图

关于北宋汴京的文献记载很多,特别是南宋时孟元老追忆汴京盛况,逐项详细地记录在《东京梦华录》书中,读后掩卷冥想,当时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如现眼前。同时传世的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详尽地描绘出一座城门和其内外的部分景物,也给今天展示出当时汴京的局部风貌。

据《东京梦华录》记述,当时商业活动几乎遍于宫城以外的街巷,甚至皇宫大内正门宣德楼前的御街两侧,都允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而在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之间,也分布有许多商业店铺。

▲《东京梦华录》

下面录举一些内容为例:“景灵东宫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至浚仪桥之西,即开封府。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泂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

仅由上面的引文,已经可以想见街道两旁开设的各种店铺,从茶酒饮食,到金银珠子、漆器什物、花果铺席、纸画香药,品类繁多。凡生活日常所需,沿街多可买到,还有供人淫乐的妓院。至于汴京店铺的具体形象,从书中文字描述还难以了解,传世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正好为人们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

▲清明上河图局部

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是绘于绢上的长卷,着有淡色,画幅高24.8厘米,现存长度528厘米,卷后还保留金代人张著题写的跋。画卷选取了汴京市民扫墓、郊游为题材,模写了内城东角子门内外的景象。可惜现存的画面并未能伸延到城内街区中心的繁华地段,而主要绘出城门外汴河的桥梁、漕船及郊区农村的景色,仅在卷末才描绘了进入城门内附近的部分街景。

不过仅就这部分街景反映出的商业活动,已令人可以想见汴京的高度繁华。在城门以内,街道两侧排列着瓦屋店铺,紧密相连。入门不远右侧就有一座规模可观的酒楼,前面高搭招揽顾客的彩门,后面是宽敞的两层楼房。从开启的楼窗望进去,可以看到正在隔桌对饮的食客。

▲清明上河图局部

此外绘出的店铺中,有的专营布帛,有的经营肉食,还有卖茶、卖药的,也有的专供应祭扫用的香火纸马。还有经营其他行业的,如修理车辆,乃至看相算命等。许多店铺的招牌匾额也模写如实,字迹清晰可辨。例如全卷末尾处绘有一栋瓦房前开店面,内设桌椅及交椅,有人物活动其中。

门额题榜横悬“赵太丞家”四字,两侧竖立的高大市招书有“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太阳中丸医肠胃口”等,大约是一位治肠胃病的医生的住所和药店。除了店铺以外,临街还有小贩摆设的许多货摊,也有小贩沿街肩挑叫卖,确实显示出商业活动的繁荣情景。

▲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图

宋代市民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是对生活享乐的追求,讲究美食。当时在汴京市民中流行的饮食品种,著名的有“王楼梅花包子、曹婆肉饼、薛家羊饭、梅家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乳酪、段家烧物、不逄巴子南食”等,至于在著名的酒楼饭店大肆宴饮,名色更多,费用也很贵。例如在新门里会仙楼酒店,“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注碗一副,盘盖两副,叶菜撻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而矣”。

此外在汴京中适于市民欣赏口味的各种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活动有了空前的发展,演出的场所集中在皇城东角楼附近的“瓦子”。 表明易聚易散,汴京的瓦子“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共有大小勾栏50余座。著名的有中瓦子的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的夜叉棚、象棚。最大的是象棚,可容数千人之多。

▲ 北宋“瓦子”表演场所

除了演出以外,里面还有卖药、卖故衣、卖卦,以及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等做生意的人。瓦子里演出的节目,有小唱、杂剧表演。有各种木偶戏,当时的著名表演者有演枝头傀儡(杖头木偶戏)的任小三,悬丝傀儡(提线木偶)的张金线、李外宁,药发傀儡的张臻妙、温奴哥等。有说书讲史的艺人表演,如说三分(三国)的霍四究、说五代史的尹常卖。还有表演如今日的相声口技的,如张山人说诨话、李敦等杂哦(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文八娘叫果子等。

表演杂技的,如“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技”“球仗踢弄”等。此外,表演的节目还有“小儿相扑”、影戏、弄虫蚁、诸宫调舞旋等。这些表演在“瓦子”里常年都有,寒暑不断,天天吸引 一般市民前去观赏,人们可以整日游乐其间。但在瓦子里的节目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杂剧“。

▲《清明上河图》表演杂技

宋代的杂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有关宋代杂剧的文献颇为零星,更缺乏当时舞台演出的具体形象。幸而在有关的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中,还能获得一些资料,使今天对这种戏剧的表演情况得以有了较为形象的认识。在河南省偃师县酒流沟的一座宋代砖室墓里,北壁嵌有6块上有画像的雕砖,其中3块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因为它们雕出的正是有关戏剧表演的画面,它们大约是北宋末年相当于公元12世纪的遗物。

在那3块雕砖上,刻出了5个演剧人物的形象,只是表演的剧目尚无法查考。这些人像都刻画得相当精细,人体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姿态也很生动,颇为传神。其中一方砖上,刻着一个人站在那里,双手张开一幅小巧的立轴画。她身躯微向前倾,正像是面对台下的观众在独白。从鬓边露出的短发和面相,可以看出演员是女性。

▲ 酒流沟北宋墓杂剧雕砖:艳段拓本

北宋时期杂剧分三段演出,这是第一部分,称为“艳段”或“首引”,系引起戏剧开场的意思。另一方砖上雕有两个人物,左边的一人右手托着一个包袱,用左手指着右边的另一个人,并且侧着头面对着他讲话。右边的那个人头稍前倾,好像正在倾听左面那位讲话。这两位演员大约表演的是第二部分---“正杂剧”。

▲酒流沟北宋墓杂剧雕砖:正杂剧拓本

最后一块砖上也雕有两个人,都是男性演员扮演的。左边的人左手高托着一个鸟笼,笼内伏着一只鸟,他还用右手指点着那笼子。右边的一个回转身看着左边的人,还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含在口中,正在吹口哨。两个人的双脚都踏着“丁字步”,好像按着同一节拍,扭摆着身躯,形态滑稽,引人发笑,这是杂剧的后散段“杂扮”。

▲酒流沟北宋墓杂剧雕砖:杂扮拓本

这种耍笑的活泼的演出形式,也可以说是后代戏剧中丑角艺术的早期形态。另有一幅传世的宋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左侧画着一个头戴高帽的人,身穿宽袍,在帽子上和身上装挂着许多眼睛。右面的一人是着短装的乡下人,左手执竹篦,右手指点着自己的眼睛,腰带后斜插着一把上写一“谭”字的破团扇。据考证,大约是描绘着正杂剧“眼药酸”演出时的生动情景。

▲北宋杂剧“眼药酸”图

至于杂剧演出时伴奏的乐队,在另一座宋墓内的雕砖中有他们的图像。那是在河南省禹县白沙发掘的宋墓。墓内有一组杂剧雕砖,4块砖上各刻有一个戏剧人物。 乐队由7个演奏者组成,使用的乐器有大鼓、拍板、驚篥、腰鼓和笛5种,其中鸞篥和腰鼓各有两个演奏者。同时击大鼓和拍板的两位是女性,其他的都是男子。

▲“白沙一号”宋墓砖第123号箱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在主张抗击金兵的民众和官兵阻拦下,得以留在长垣,以后建立了以他为皇帝的政权,保住了江南一带,史称“南宋“。赵构把都城迁到临安(今杭州市)。虽然偏安江南,但是临安的城市生活一如汴京,市民的追求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吴自牧在他仿效《东京梦华录》写成的《梦梁录》一书中,有颇为详尽的描述,由于他认为“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所以借唐人小说中的“黄粱梦”故事,而把书名叫《梦粱录》。腐败的南宋朝廷在临安度过了如梦的149年以后,蒙古骑兵的铁蹄踏破残梦,于1276年攻陷临安。再过3年,中国重归统一。

▲《梦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