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应县城内,矗立着一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总高67.31米的佛宫寺释迦塔。这座木塔建成迄今已超过900年,历经多次地震灾害,但依然完整屹立,不能不说是古代建筑史的奇迹之一。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塔身五层,由于塔内有四个暗层,所以实为九层。又因最下一层是重檐,所以外观为五层六檐。它是在唐代及以前的方形木塔的基础上,将中国式的楼阁型木塔进一步发展,改用八角形平面,使应力分布比方形均匀。同时改变了早期的中央贯穿各层的中心柱的做法,采用内、外两圈柱的布局,形成连接内外槽所构成的筒形框架的结构方式,既使中部形成可供造像和进行礼拜活动的空间,又提高了塔身的抗弯抗剪的能力。
各层的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是上层柱插在下层柱头斗拱中的“叉柱造”。在四个暗层中, 后来金代加增了许多梁柱斜撑,使它们形成四个刚性很大的环箍,更加强了塔的整体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虽然塔高超过67米,底层直径达30.27米,但由于对该塔立面外观的精心设计,并不显得庞大笨重。
▲辽佛宫寺释迦塔外观及剖面图
各层高度均匀,具有韵律感。在各层屋檐上,又配以向外挑出的平座与走廊,绕以栏杆,不但避免了形体上的单调而富于变化,还具有供人登塔后凭栏远眺的实用功能。顶部采用攒尖塔顶,再竖立由仰莲承托的铁刹。全塔外观比例适度,显得雄伟端庄,形象华美。这座代表了中国木构建筑重大成就的木塔,建造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统治时期,在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二年(1056年),时当北宋仁宗至和三年。
据对1961年公布的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作统计,其中年代确切的建于公元11世纪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物,包括佛殿、木塔、山门、窟檐等仅存16座,它们可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其中除两座唐代佛殿和4处敦煌莫高窟的宋代窟檐以外,尚有10座,宋代建筑占3座,而辽国的建筑则有7座之多,分布在河北、山西、辽宁三省境内。
除了佛宫寺释迦塔以外,有辽统和二年(984年)的河北省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太平元年(1020年)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重熙七年(1038年)山西大同市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以及建于11世纪的大同市善化寺大殿和朵殿。
独乐寺山门是面阔三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斗拱硕大,出檐深远,显得庄严稳固。通过大门,正好看清里面的观音阁。由于山门明间的比例与阁的轮廓近似,它的柱和阑额恰好形成阁的景框,表明这样安排是设计时已精心考虑过的。观音阁是单檐歇山顶,外观似为两层,但内有暗层,实为三层。阁内中央佛坛上塑有高达26米的十面观音立像,也是辽塑中的精品。
▲独尔寺山门和观音阁
大同市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内,沿墙排列38间为藏经而设置的壁橱。仿重楼式样,分上下两层,在后窗处又做成天宫楼阁5间,跨越在窗上,以圜桥与左右壁橱相连接,结构精巧。殿内建有佛坛,上存大小塑像31躯,均是辽塑精品。特别是其中的菩萨像,庄严之中显露岀妩媚之姿生动传神。
▲辽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
显示出辽国疆域内文明进程的遗存,除至今保留的建筑瑰宝以外,还可以举出辽代的制瓷工艺方面的成果。辽国官府主持烧造的白瓷器,在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契丹族纪年墓,葬于应历 九年(959年)的驸马赠卫国王墓中已有出土,带有“官”或“新官“款识,表明在北宋王朝于960年建立以前,辽国境内的官窑已经可以生产质量颇为不错的白釉瓷器了。
辽瓷的品种,除了习见的碗、杯、碟、盘、壶、罐等器皿以外,还有一些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产品。其中最突出的是“鸡冠壶”。器形模仿着皮囊容器的外貌,时代较早的鸡冠壸忠实地模拟着皮囊的平底单孔的形态,装饰纹样也塑出缝制的皮缝、皮条、皮扣的模样,以后逐渐改变,改为适于室内使用的提梁加圈足的样式。此外,还有鸡腿瓶、凤首瓶、长颈瓶等。
▲ 辽白瓷鸡冠壶
除了鸡冠壶以外,在考古发现中还有许多带有契丹民族风格的物品。例如在驸马赠卫国王墓里放置了许多兵器、甲胄,以及多达8组的完备的马具,包括马辔、攀胸、鞦带和上面的饰件铁制的马镫和衔镳,还有装饰有鎏金纹饰的银鞍桥的马鞍、银铃和银缨罩。特别是鍌金龙凤纹银鞍饰,锤揲工艺精湛,造型富丽华美。
此外,契丹人还有在尸体面部戴铜制面具,以及在躯体和手上套穿铜丝网络和戴铜丝手套的习俗。最为华美的是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发现的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中出土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其年代是开泰七年(1018年),两人的尸体并排陈放在棺床上。头枕金花银枕,头前都有精致的鎏金银冠,脸上覆以金面具,身罩银丝网络,足穿金花银靴,原来还覆盖有丝织的被衾等物品,但已朽毁。
▲ 辽陈国公主墓鎏金银靴
此外,尸体的头部及身上还有许多华美的金银装饰品及玉饰,墓内还随葬有许多金银器、瓷器、玻璃器等,以及成套的马具,多以银饰,纹饰鎏金,连铁马镫也曾镀银。但墓内按照汉族习俗放有以汉字书写的墓志。另一些墓中的墓志,也有用契丹文字书写的。契丹文字是参照汉字的笔画结构创造的,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其中契丹大字创于神册五年(920年),而小字创制的年代现在还不清楚。经过研究,知道契丹小字是一种拼音文字,现在已经可以初步进行解读。
辽国皇帝的陵墓,已知的有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白塔子)北大兴安岭中的“庆陵”。包括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仁德皇后、钦爱皇后的永庆陵,兴宗耶律宗真和仁懿皇后的永兴陵,道宗耶律弘基和宣懿皇后的永福陵。 3座墓都有陵门、享殿和神道等,多已残毁。地下的墓室都有前、中、后室和4个侧室,并绘有壁画,现仅保存有东陵的摹本和照片资料。
▲辽陵分布图
墓门仿木砖结构,有彩绘图案。墓道、前室和东西侧室、中室和各甬道壁画,绘有与真人等高的人物70余个,包括仪卫、乐队和侍仆,男女均有。有的画为髡发的契丹装,也有少数戴直角幞头的汉装。在中室四壁,分绘表现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的山水画,反映契丹原来转徙游牧狩猎习俗的四时“捺钵”的景色。
▲ 四时“捺钵“:春壁画局部
目前发现的早期辽墓壁画,发现于被盗掘的辽太祖天圣二年(923年)庆山辽墓中,该墓被盗一空,幸而石室内的壁画保存完好,色彩依然鲜艳。绘画作风与画内的人物服饰,都显示着对唐文化的继承,绘出的故事有杨贵妃教白鹦鹉读经、苏若兰寄回文织锦、汉武帝见西王母的“降真图”等, 也有具有契丹文化特色的矮桌椅和成组兵器。
▲杨贵妃教白鹦鹉读经壁画
会同五年(942年)耶律羽之墓中的壁画,同样表现着与庆山辽墓壁画相同的艺术特色。此后在辽东半岛和内蒙古草原分布的契丹贵族墓葬中,墓室壁画大量出现髡发契丹装人物画像,在出行和归来图中又多绘鞍马、驼车,侍卫和婢仆中有髡发契丹装的也有汉族装束的。也常有散乐、马球等题材的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
谈到辽墓的出土品,总会令人记起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的七号墓中出土的两幅卷轴画,这处墓地属于贵族萧氏的家族墓地,七号墓的年代大约在980年前后。两幅画分别悬挂在墓室内木构的棺房之中,东西对称,出土时东边的一幅画的天杆和天头绫裱还悬挂在铁钉上,但画心、绫裱和画轴由于年久脱裱已坠落于房内木板上。
经复原,两画的天杆为竹料制成,画轴为圆木所制,周围有绫绢包裹。它们可以说是目前在古代墓葬中发掘出土而且悬挂位置清楚的时代最早的卷轴画。画上无题榜,一幅画有山水人物,可称“深山会棋图”;另一幅绘有竹子和花草,以及麻雀和一双野兔,被称为“竹雀双兔图”。有人分析,认为前一幅是汉族画师所绘,后一幅是契丹族画师的作品。
▲左:深山会棋图,右:竹雀双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