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宝墩遗址


成都宝墩古城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四川省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宝墩文化也因之得名,年代为距今5000--4000年。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成都市共同进行调查。1995-1996年,四川大学与成都考古研究所对之进行复查确认并发掘,之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与研究。

宝墩古城遗址是宝墩文化中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北--西南向,方向约45度,以东北垣、东南垣北段、西北垣北段保存较为完整,东南垣南段、西北垣南段皆残留一段,西南垣尚存一定高度,西南垣与西北垣的拐角保存较好。根据城垣计算,城址长约1000米,宽约600米,整个城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宝墩遗址航拍图

宝墩古城为双层城墙结构,其中,2009年发现的宝墩外城面积达276万平方米,是继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古城之后发现的国内第四大新石器时代城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最大的城址,是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中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个。

目前,考古工作者在宝墩古城遗址外围发现了游埂子、狗儿墩、碾墩子、石埂子、胡墩子、胡坟园、高地、大埂子等多处长条形土埂。通过解剖发掘,目前已初步确认这些土埂乃是宝墩文化时期的夯土城墙。在内城墙以外四个方向都确认有城墙或壕沟,其中东北边外城与内城城墙重合。外城墙体残存宽度15—25米,残存高度约1.5-4米不等;墙体外侧壕沟宽10-15米左右。

新津宝墩古城挖掘现场

从平面形状看,城址大致呈不甚规整的圆角长方形,方向与内城一致,约北偏东45度,城墙周长近6.2公里。以壕沟外侧边为界,遗址面积约276万平方米;以外城墙外侧墙基为界,面积约268万平方米;以外城墙内侧墙基为界,面积约253万平方米。外城墙的修筑时间当晚于内城墙,但内外城墙曾同时使用过。

宝墩遗址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中,房址F1和F3较有代表性。其中,F1以长方形主体房屋为中心,南北两侧为附属建筑。整体布局主次分明,相对对称。F1建筑保存情况不理想,现仅保留有柱坑和局部垫土。主体房屋垫有纯净黄土,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10.5米,面积约210平方米。保留有柱坑28个,其中东、西侧各8个,南、北侧各5个,房屋内部2个。营筑附属建筑时地面应该经过人工平整。北侧附属建筑南北长约105米,东西长约75米,保留有9个柱坑,呈三纵三横,南侧附属建筑南北长约9米,东西长约8米,保留柱坑5个。

建筑基址航拍照

房址F3南北长约24米,东西宽约12米,面积约300平方米。保留有柱坑28个,其中东、西侧各8个,南、北侧各5个,房屋内部2个。在宝墩古城遗址的外城西南,考古人员发现一夯土台基,残长20余米,宽约6米,高约1米,方向为北偏东21度。台基东侧还保留有约15米宽、40米长的活动面。台基面可见8个规律排列的柱洞,当为台基礼仪性建筑。

除大型建筑基址外,近年还发现了不少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陶器纹饰发达,器形均为平底器和圈足器,主要器类有折沿罐、绳纹花边罐、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底尊、宽沿盆和壶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多为石片和切割器等,磨制石器多通体磨光,制作精致,以斧、锛和凿为主,主要作为生产工具使用。

宝墩遗址出土的陶灶

2014年,考古队还在位于成都温江区红桥村附近的宝墩三期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水利设施,整个水坝护岸设施长147米,上宽12米,下宽14米,属于夯筑做法,跟宝墩时期城墙的做法较为相似。这项水利设施的发现,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找到了智慧的起源。据介绍,该水利系统的做法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诸多方面有交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发扬并传承宝墩时期古蜀人智慧的水利设施。

宝墩文化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的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