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300—4000年前,大约为史籍中记载的尧舜禹时期。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与这一时期古史传说中的时间基本同步的遗址---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它的区域和使用时代与古史记载中的尧舜部落的区域与年代大体一致。
陶寺城址的规模为,南北1700米,东西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 城址东北角是早期的宫殿区,一般的居民区在它的附近;该区域还有陶寺的早期墓地和中期墓地。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为距今4300年到4100年间,中原地区已经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都邑遗址,单体建筑基址面积最大者达8000平方米。基址附近出土的陶瓦和表面涂有白色和蓝色的刻划墙皮,说明当时的高等级建筑已相当考究。城址的宫殿区周围有围墙围绕,形成中原地区最早的宫城。
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陶寺遗址的初期即已发现遗址中的墓葬,这些墓葬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分化。在陶寺城址早期的大墓中,发现近百件随葬品,其中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鼍鼓、土鼓、石磬、龙盘,以及能够表明持有者掌握军事权力的玉石钺。在都邑最为兴盛时期的大墓中,六件带有精致漆木柄的玉石钺沿墓壁摆放成一排,还有数量众多的漆木器、玉器,这应是为了彰显统治者军事权威的仪仗用具。
值得一提的是,探源工程的工作者在陶寺遗址宫殿区的废墟当中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青铜容器残片。这是一个类似盆之类的铜器。根据残片情况推测该物品为直径四五十厘米的盆形铜器。除此铜器外,我们还发现了铜环,以及戴在人手腕上的齿轮形器。另外,陶寺宫殿区废墟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铜铃。
这个铜铃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在制造铜铃之前,必须先制造一个铜铃形状的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来制作内范和外范,形成一个空腔,之后再往空腔里注水,制成铜铃。这种技术亦是后来商周容器制作技术的先驱。陶寺遗址铜铃的发现表明,大致在古史传说中尧的时期,已经具有制作铜容器的技术了。
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就是在陶寺遗址高等级的建筑废墟里出土了多件类似瓦的器物。后经检测证实,的确是房屋的瓦片,可见当时主体建筑的建造工艺已十分高级。主体建筑的下方都有很发达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方则用瓦进行铺垫。在高等级建筑附近,发现了多座直径5—10米、深4—5米的窖穴,我们认为其很可能是粮仓。
此外,在陶寺城址出土遗物中,发现了两件表面写有红色文字的陶器。这个发现十分令人震惊!这两件陶器上的文字与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完全相同!左边陶器上的文字目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尧”字,有人认为是都邑的“邑”,还有人认为是太阳的“阳”。无论如何,这两件陶器的发现说明当时陶寺城内可能已经有少数人能够掌握文字了!
最后,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者还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观象台。它位于上述被捣毁的中期大墓旁。这是一座半圆形、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坛状遗迹,遗迹内层的夯筑围墙上特意留出20道缝隙。经过一年的模拟观测以及与天文学家的合作研究,我们基本断定,这些缝隙是用以观测天象的。
其根据是:太阳从位于遗址以东的塔儿山上升起,阳光透过墙上的缝隙照射到人工夯筑的圆心点;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阳光会穿过不同的缝隙照射到圆心点从而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以此来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农时节气。此外,这座观象台与《尚书·尧典》中尧“观象授时”的记载恰相吻合。
陶寺城址的年代、所处位置、城址规模和等级等方面都与文献记载的尧所居都城---平阳相吻合。多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它极有可能正是尧都平阳。 陶寺大城晚期被毁弃 ,年代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正是夏王朝成立的前夕。
起初我们一直无法探明,如果是外来的军事力量导致了陶寺大城的毁弃,那么是哪里来的军事集团能把偌大一座陶寺古城摧毁?最近10年的考古发现或许为我们揭开了谜团---这就是距今4000年前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