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齐家文化青海乐都柳湾遗址


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湟水北岸,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发掘,出土大量彩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化现象。其中,采集到马厂类型浮雕人像彩陶壶,以夸张人体表现在陶器腹壁,有特殊艺术性和原始宗教含义。

马厂类型浮雕人像彩陶壶

青海地处黄河上游,又处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地区,因此造就了青海省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多样性。以青海海东地区的乐都柳湾、大通上孙家寨、贵南尕马台、民和核桃庄、阳洼、新民、湟中下西河、湟源大华中庄、同德宗日、循化阿哈特拉、苏只苹果园、都兰热水、西宁小桥等遗址的发掘为代表,逐步构建起了海东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而海西地区诺木洪、香日德下柴克、巴隆塔温塔里哈遗址的发掘,也使得青藏高原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及其与海东地区的文化关系初现端倪。

青海重点考古遗址分布图

柳湾遗址出土的马家窑彩陶有着深远的史前文化意义。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中,最常见的是旋涡纹,旋涡纹之所以在史前甘青地区流行,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青海省文物研究所所长李智信认为,原始先民种植旱地农业需要水,因此他们对水的渴望非常强烈,彩陶上的水波纹是“神”字的原型;勾连旋涡纹是“互“字的原型,“互人国”即是上古时期中国西部的两大集团其中之的“低人国”。

马家窑漩涡纹彩陶瓮

此外,勾连旋涡纹还表现了古代“互助互爱“的抽象观念,这可以看作老子思想的起源之一。世界各地最常见的太阳纹,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在一个圆圈周围画出一圈由许多三角纹连成锯齿状的芒刺。锯齿形的芒刺代表着太阳的光芒。

殷商时期,在旗帜、鼓架等器物上都使用与太阳纹类似的“崇牙”为装饰纹饰,而锯齿纹常见于半山类型勾连旋涡纹的涡臂,涡臂起着连通两个旋涡的作用,它强调在通气、连通中转化、互生、互换的含义。从这三种蛙纹的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原始人的观念里,人的生死转换也可以看作人与蛙形象的转化。

葫芦纹则由于籽粒多,表现了古人对生育能力的崇拜和对多子多福的向往。此外,从青海的地理环境来看,网格纹所表现的不是原始先民捕鱼的网,而是捕猎或捕人的网,“伏羲作网,以畋以渔“,因此网格纹在这个时期具有辟邪的意义。

结合“二人抬物彩陶盆”和“供”的甲骨文写法,“二人抬物彩陶盆”图案表现的或为古人的祭祀仪式,二人所抬物中盛放的应该是水,表现了对神灵纯洁地供养。此外,青海出土的两个舞蹈纹彩陶盆图案中的人物服饰,所表现的则是古人遮羞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青海彩陶文化以其数量居全国之首,文化类型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从距今6800-2800年,延续四千余年,陶器器形精美, 精品彩陶享誉华夏大地,创造出中国彩陶史上许多“第一“ ,奠 定了青海---这一中华史前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彩陶故乡”地位,为华夏史前文明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2000--2001年对柳湾遗址的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为出土铜镞一件,长3.4厘米、宽1.5厘米,体形扁薄,略起中脊,两翼稍长,铤部带三锋。此外还出土了少量玉片、玉料,石斧、石凿、石刀、石矛、石镞等石器,以及牛、羊、猪、鹿等动物骨骼制成的骨锥、骨针等骨器。

柳湾遗址出土的铜镞

出土陶器以生活器为主,器型有:纺轮、陶拍、碗、侈口盆、折沿盆、杯、盏、双大耳罐、粗陶双耳罐、双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盆、单耳罐、三耳罐、侈国罐、带嘴罐、瓮、高领双耳罐、壶、豆、尊及甑、?、鹗面罐的残片。遗址中的夹砂陶占三分之二以上,彩陶比重较大。多红衣黑彩,有极少量的黑红双彩陶片,器形以双耳彩陶罐(盆)和彩陶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