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文明,异彩纷呈---四川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尤其是三星堆遗址--又不只包含商朝的短短几百年时间,它延续的时间非常漫长。一般认为,距今46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是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早期古蜀文明的来源。从距今4600年前后一直到距今26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的晚期蜀文化,三星堆文化延续了2000多年。在这2000多年里,古蜀文明及其前身在这里孕育、诞生、发展、辉煌直到衰落,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发展过程。

三星堆遗址的分布范围约12平方公里,其中有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是遗址的核心,也是古蜀国在夏商时期的都城。考古证据显示,三星堆以稻作农业为主,也种植少部分的小米,可能最初的三星堆人来自四川西北地区,通过川西高原慢慢走到成都平原。至于后来的衰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与洪灾、瘟疫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或许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

三星堆遗址

因为三星堆是神权统治的国度,神巫集团非常强势,同时也有一些世俗的王公贵族参政,不排除不同势力集团之间的相互倾轧,引发了统治阶层的内部斗争,最后导致都城从广汉迁到成都附近的金沙.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面貌涵盖了从宝墩文化、鱼凫三期文化、三星堆文化到十二桥文化,其中遗址繁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百年来最为重要的先秦时期遗址之一。作为古蜀国都城,三星堆遗址目前已经发现了城墙、大型建筑、祭祀坑、墓葬等重要遗迹以及金器、铜器、玉器、象牙等珍贵文物。例如已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两坑器物均分层放置,大多数器物经过有意的焚烧,夹杂在炭屑灰烬里, 一些器物碎成数块(段)散见在坑的不同位置。其中,二号坑出土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共1300件器物,另有象牙器残片4片,象牙珠120颗,虎牙3枚,象牙67件,海贝约4600件。

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文物

三星堆文明是一种非常独特、器物丰富,且具有唯一性的文明,主要表现在空前的艺术高度,特别是青铜器造型的独特精美、铸造技术的精湛高超等方面 。例如,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青铜大立人。这种以全身人像为题材的青铜制品,只有三星堆以及后来的金沙遗址才有,这也是最能体现古蜀文明特点的一件器物。 青铜大立人很可能正是最高等级的祭司或者巫师的形象。

青铜大立人

又如,具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青铜纵目面具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为奇特宏伟、壮观。该青铜面具高66厘米,宽138厘米,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目前,对这尊造像的研究普遍认为它表现的是蜀族始祖蚕丛。

青铜纵目面具

此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也很特别, 铜树底座呈穹隆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撅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目前,考古界倾向于认为三星堆神树应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

青铜神树

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借此降世,巫师借此登天,树间攀援之龙,或即巫师之驾乘。三星堆神树是中国宇宙树伟大的实物标本,当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实物标本。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支箭状物。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

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夏、商周三代王朝均以“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而三星堆以杖象征权力,反映出古蜀与中原王朝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显示出浓厚的神权色彩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