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毛泽东登顶之路--荣卫平编辑
首页
----->
自编书目
一、中共创建时期的的毛泽东(1921—1923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毛泽东(1924年至1927年)
1、孙中山及陈独秀对两党合作态度的变化,李大钊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艰难起步
2、毛泽东进入党的『三大』领导核心,国民党『一大』成为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中共四大上,毛泽东落选中央执行委员会;蒋介石正式登上了国民党党权、军权、政权的巅峰
4、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记南京『国民政府』粉墨登场
5、中共『五大』,否决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又拒绝了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的提案
6、迟到的共产国际『五月指示』,汪精卫『715』分共,正式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的毛泽东(1927年至1934年)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共发动了百余次武装起义。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三湾改编,到达井冈山,实现了从进攻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转折,朱毛彭会师
3、解决生存与发展,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党的六大召开,毛泽东从军事挫折中更加坚定了建立根据地的思想
4、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的矛盾;红四军七大毛泽东落选,九月来信使毛泽东重新担任前委书记,古田会议的召开
5、李立三批评毛泽东;,毛泽东六届三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6、赣南会议将毛泽东排除出红军领导地位;宁都会议,项英发难,毛泽东被解除兵权;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四、红军长征时期的毛泽东(1934年至1936年)
1、临时中央进入苏区,博古、李德错过『福建事变』的转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
2、中央队三人团的形成,湘江战役损失惨重;通道会议决定转兵,成为红军长征结束“左“倾冒险主义的转折点
3、黎平会议;橘林谈话,商请毛泽东出来指挥;猴场会议,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已“呼之欲出“
4、遵义会议召开,批判了博古、李德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三人团“,毛泽东重新回到军事领导岗位
5、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红军四渡赤水、调出滇敌、巧渡金沙江,表现出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6、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不做“石达开“; 翻越雪山,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7、两河口会议,毛、张初次较量;松潘战役失利,张国焘开始争权;沙窝里的斗争,中央再次让步
8、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毛泽东担忧;左路军屡屡受挫,右路军合作融洽,毛儿盖会议确定行动方针
9、右路军过草地、攻包座,打通了北上道路;左路军百般借口、拒绝北进,北上南下之争白热化
10、张国焘命令右路军南下,陈昌浩、徐向前决定南下;红一方面军连夜单独北上,红军两大主力分道扬镳
11、《大公报》送来陕北红军消息,中央红军整编为陕甘支队;越过六盘山、吴起镇胜利,在甘泉与陕北红军会师
12、红军向何处去引起争论,瓦窑堡会议确定方向;东征、西征,红军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取得伟大胜利
13、红军向何处去引起争论,瓦窑堡会议确定方向;东征、西征,红军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取得伟大胜利
14、百丈决战,张国焘南下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红军处境艰难之际,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来到瓦窑堡
15、张国焘抢先告状,林育英调解矛盾;张国焘退让,红四方面军决定北上。
16、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爬过雪山;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再次北上过草地
17、岷州会议上张国焘与陈昌浩的激烈争论; 张国焘连夜到前线,关键时刻徐向前支持张国焘
18、朱德的抗争,陈晶浩处于孤立,四方面军决定西进; 再次分裂的危险却因自然因素而化解
19、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张国焘未受处置;将台堡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0、四方面军为何西渡黄河,各方说法不一;朱德、张国焘到达保安与中央会合,西路军惨败
21、张国焘初步检讨,凯丰发表批判长文;罗瑞卿考察四方面军,中央决定彻底肃清张国焘的影响
22、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毛泽东谈“密电“,批判扩大化,延安红大“暴动事件
五、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1937至1945年)
1、王明回国,以钦差大臣自居;共产国际明确毛泽东实际领袖地位,张闻天交权,毛泽东不急于调整中央领导机构
2、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建树;延安整风后,组织上明确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毛泽东思想的提出
3、党的七大一再延期,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的“阳谋“,通过延安整风彻底取代王明
4、历时十一个月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七大召开,毛泽东名正言顺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