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战中美国坐拥间隔两大洋之天堑,本土几乎未遭到战火染指。借此地利,美国得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珍珠港事件”后,迅速转入战时经济,全力以赴投入军需生产。此后,美国以巨大的工业能量彻底碾轧轴心国,为盟国取胜打下坚实物质基础。轴心国对此心知肚明,无奈美国在大洋彼岸,以当年的技术手段,轴心国想打击美国本土,实在鞭长莫及,最终直到二战结束,轴心国也未能有效打击美国本土。但就像溺水的人不放过任何救命稻草一样,德日意三国都制定过形形色色的打击美国本上的计划,即便无法打疼美国,只要能心理上震慑美国并鼓舞本国士气也好。

德国的“美利坚轰炸机”之梦

    德国空军自重建开始,就非常重视新兴的俯冲轰炸机,他们装备了著名的“施图卡”俯冲轰炸机,这种小型战术飞机能以极高的精度投下炸弹,德国空军借此可以发挥空中炮兵的作用,密切支援快速前进的地面部队。德国航空业还在革命性的喷气发动机上倾注巨大资源,当二战爆发时,德国在喷气机研制上。走在世界前列。
   

但不像同期英美那样重视发展重型轰炸机,德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在闪击战中支援地面部队,因此,尽管德国航空工业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技术水平极高,但重型轰炸机方面一直是空白。第一任空军参谋长威弗尔,是德国空军高层中唯一意识到重型轰炸机重要性的人----要打击苏联远在乌拉尔山区的工业基地,德国空军必须用重型轰炸机实施战略轰炸,但是威弗尔中将 1936 年就在空难中摔死了,德国重型轰炸机的发展计划从此失去高层支持。

二战爆发后,美国保持着微妙的中立,但轴心国都明白美国实际上暗中支持盟国。1940 年 9 月,英美达成“基地换舰艇“协议,美国同意以租借岛屿为条件,为英国皇家海军提供 50 艘驱逐舰。这一事件促使纳粹高层认真准备对美作战。在希特勒亲自批准下,德国空军开始着手研制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机项目,戈林将该项目命名为“美利坚轰炸机”。有趣的足,美国著名的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研发计划也是同年启动,美国的考虑是一旦英国沦陷,美国将可能不得不从本土出发打击纳粹,这样就需要一款足以从美国本上起飞轰炸德国的轰炸机。

B-29 最大航程 9000 余公里,德国空军为了打击美国本土,要求“美利坚轰炸机”应具备飞行 1.1 万公里的能力,德国空军设想以这款飞机打击美国特定目标。有趣的是,德国空军选择的轰炸目标与日后美军空袭德日时的目标选择逻辑如出一辙----首批目标大多与航空业有关,包括设在康涅狄格州的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公司和设在新泽西州的莱特飞机公司的发动机制造厂,还有与飞机制造密切相关的铝材加工厂、航空仪器制造商和光学设备制造商等。施佩尔在 1947 年日记中曾回忆说:“我再没有看见希特勒那样兴奋过,他就像精神错乱一般,向我们描绘了纽约遭到空袭时的场景”。

下图:亨克尔He-177轰炸机

纳粹高层的梦想很美妙,德国各大航空业巨头也各自拿出纸上的方案,容克公司拿出 Ju-290 和 Ju-488 方案,梅塞施米特公司拿出四发 Me-264 轰炸机,容克-沃尔夫公司则是同样安装四台发动机的 FW-390 轰炸机,随后还准备了装 6 台发动机的 Ta-400 方案,亨克尔公司提出母子构型的 He-277 轰炸机方案,由较大的 He-277 轰炸机挂载一架较小的 He- 177 轰炸机横渡大西洋,当飞抵 He-277 轰炸机的极限时,再释放 He-177 去单独空袭美国,完成轰炸任务后,He-177 飞回大海迫降到海上,再由潜艇接走飞行员。德国航空工程师霍腾兄弟甚至提出制造一种飞翼构型轰炸机的概念,设想安装早期的喷气发动机,看起来很像 40 年后的美国 B-2 隐形轰炸机。

德国空军和航空业长期忽视发展重型轰炸机,大战爆发后才仓促上马,这一领域与英美的巨人差距短时间很难弥补。美国战前就成功研发了 B-17 和 B-24 等多款四发重型轰炸机,战时凭借其雄厚国力研发 B-29 尚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 1944 年才勉强成军。而战时德国的国力和资源本就不敷使用,在盟国对德国本土愈发猛烈的空袭下,研发重型飞机的技术短板短时间难以弥补,研发进度也困难重重。

更要命的是,希特勒虽然一度对“美利坚轰炸机”构想极感兴趣,但他的注意力就像闯进玩具店的儿童一样,不断被更有魅力的新奇武器研发项目吸引走。最终,德国空军发现他们根本无力研发出能搭载足够燃料和炸弹飞抵美国的轰炸机。那些五花八门的方案,除了少数搞出样机外,大部分都停留在纸面上和模型中,世人只能在战后幸存的图纸上对它们略知一二。

希特勒的“复仇武器”之谜

下图:约1945 年,伦敦,在特拉法加广场的 V- 2 导弹,这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制的一种短程弹道导弹,目的在于从欧洲大陆直接准确地打击英国本土目标

纳粹德国是最早研发导弹并投入使用的国家,二战中德国就研发出了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对付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各类导弹武器中,最出名的是希特勒大名鼎鼎的“复仇武器”V-1 巡航导弹和 V-2 弹道导弹,这两种武器在二战后期投入使用,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V-1 巡航导弹安装一台脉冲发动机,能将 700 公斤的烈性炸药以时速 600 余公里的速度送到 280 公里外的目标。V-2 导弹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能以音速 4.8 倍的速度带着 1 吨烈性炸药的弹头命中 320 千米外的目标。二战中德国共向英国和比利时发射了 9000 枚 V-1 导弹,大部分都发射失败、偏离目标或被盟军拦截,命中目标城市的不超过 10%。V-2 导弹在那个时代是不可拦截的,但是 V-2 的精度严重不足,德军共向英国发射 1403 枚 V-2 导弹,其中 1151 枚落到英国境内,命中伦敦的只有 517 枚。